创业型大学生价值观培育研究
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1-20页 |
1.1 研究背景目的及意义 | 第11-13页 |
1.1.1 研究背景 | 第11页 |
1.1.2 研究目的 | 第11-12页 |
1.1.3 研究意义 | 第12-13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 第13-18页 |
1.2.1 国内研究现状综述 | 第13-15页 |
1.2.2 国外研究现状综述 | 第15-17页 |
1.2.3 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 第17-18页 |
1.3 研究内容及方法 | 第18-19页 |
1.3.1 研究内容 | 第18页 |
1.3.2 研究方法 | 第18-19页 |
1.4 论文创新点 | 第19-20页 |
第2章 创业型大学生价值观培育概述 | 第20-35页 |
2.1 创业的相关概述 | 第20-22页 |
2.1.1 创业的概念 | 第20-21页 |
2.1.2 创业与就业 | 第21页 |
2.1.3 创业与创新 | 第21-22页 |
2.2 价值观的相关概述 | 第22-26页 |
2.2.1 价值的概念及其内涵 | 第22-24页 |
2.2.2 价值观的分类及特点 | 第24-25页 |
2.2.3 价值观与人生观世界观 | 第25-26页 |
2.3 创业型大学生价值观培育的相关概述 | 第26-31页 |
2.3.1 创业型大学生的界定及特征 | 第26-27页 |
2.3.2 创业型大学生价值观的内涵及特征 | 第27-28页 |
2.3.3 创业型大学生价值观培育的内容及方法 | 第28-31页 |
2.4 价值观对大学生创业的影响 | 第31-34页 |
2.4.1 选择定向作用 | 第31-32页 |
2.4.2 激励鼓舞作用 | 第32-33页 |
2.4.3 导向规范作用 | 第33-34页 |
2.5 本章小结 | 第34-35页 |
第3章 创业型大学生价值观现状 | 第35-51页 |
3.1 创业型大学生价值观的现状调查 | 第35-42页 |
3.1.1 访谈对象及访谈实施 | 第35-36页 |
3.1.2 访谈结果与分析 | 第36-42页 |
3.2 创业型大学生价值观特点 | 第42-44页 |
3.2.1 创业动机的个体化特征明显 | 第43页 |
3.2.2 追求自我价值与社会利益的统一 | 第43页 |
3.2.3 求发展而非稳定的职业发展意识强 | 第43-44页 |
3.3 部分创业型大学生价值观存在的问题 | 第44-46页 |
3.3.1 创业认知较为有限 | 第44页 |
3.3.2 利己主义较为凸显 | 第44-45页 |
3.3.3 法律观念较为淡薄 | 第45页 |
3.3.4 功利主义较为突出 | 第45-46页 |
3.3.5 创新意识较为不足 | 第46页 |
3.4 创业型大学生价值观影响因素 | 第46-50页 |
3.4.1 社会因素 | 第47页 |
3.4.2 学校因素 | 第47-48页 |
3.4.3 家庭因素 | 第48-49页 |
3.4.4 个人因素 | 第49-50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50-51页 |
第4章 创业型大学生价值观培育对策 | 第51-61页 |
4.1 创业型大学生价值观培育应遵循的主要原则 | 第51-54页 |
4.1.1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指导原则 | 第51-52页 |
4.1.2 以人为本为指导原则 | 第52-53页 |
4.1.3 实事求是为指导原则 | 第53-54页 |
4.2 创业型大学生价值观培育内容 | 第54-57页 |
4.2.1 注重创业认知教育 | 第54-55页 |
4.2.2 加强理想信念教育 | 第55页 |
4.2.3 增强创业道德观教育 | 第55-56页 |
4.2.4 推进创业法治观教育 | 第56页 |
4.2.5 突出心理健康教育 | 第56-57页 |
4.3 探索创业型大学生价值观培育形式 | 第57-60页 |
4.3.1 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主阵地作用 | 第57-58页 |
4.3.2 利用专业课教学的强化作用 | 第58页 |
4.3.3 增强校园文化的感染力作用 | 第58-59页 |
4.3.4 重视网络平台的宣传作用 | 第59页 |
4.3.5 营造社会创业文化的氛围作用 | 第59-60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60-61页 |
结论 | 第61-63页 |
参考文献 | 第63-66页 |
附录 | 第66-67页 |
致谢 | 第6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