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1-20页 |
1.1 研究背景及目的 | 第11-13页 |
1.1.1 研究背景 | 第11-12页 |
1.1.2 研究目的 | 第12-13页 |
1.2 研究意义 | 第13-14页 |
1.2.1 理论意义 | 第13页 |
1.2.2 现实意义 | 第13-14页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 第14-17页 |
1.3.1 国内研究现状综述 | 第14-16页 |
1.3.2 国外研究现状综述 | 第16-17页 |
1.3.3 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 第17页 |
1.4 研究主要内容及研究方法 | 第17-18页 |
1.4.1 研究主要内容 | 第17-18页 |
1.4.2 研究方法 | 第18页 |
1.5 研究创新之处 | 第18-20页 |
第2章 中国梦与大学生职业价值观的相关概述 | 第20-30页 |
2.1 中国梦概述 | 第20-22页 |
2.1.1 中国梦的基本内涵 | 第20-21页 |
2.1.2 中国梦的本质属性 | 第21页 |
2.1.3 中国梦的实现路径 | 第21-22页 |
2.2 大学生职业价值观概述 | 第22-24页 |
2.2.1 价值观的内涵及特征 | 第22-23页 |
2.2.2 职业价值观的内涵 | 第23页 |
2.2.3 大学生职业价值观的内涵及特征 | 第23-24页 |
2.3 大学生职业价值观的理论基础 | 第24-27页 |
2.3.1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价值观研究的相关理论 | 第24-25页 |
2.3.2 西方学者职业价值观研究的相关理论借鉴 | 第25-27页 |
2.4 中国梦与大学生职业价值观培育的内在关联 | 第27-29页 |
2.4.1 以中国梦引导大学生职业价值观培育 | 第27-28页 |
2.4.2 大学生职业价值观培育为逐梦打牢思想基础 | 第28页 |
2.4.3 大学生职业价值观培育为逐梦凝聚青年力量 | 第28-29页 |
2.5 本章小结 | 第29-30页 |
第3章 中国梦视阈下大学生职业价值观培育的主要内容特征和要求 | 第30-40页 |
3.1 中国梦视阈下大学生职业价值观培育的主要内容 | 第30-33页 |
3.1.1 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 | 第30-31页 |
3.1.2 加强中国梦理论培育 | 第31页 |
3.1.3 加强职业素养培育 | 第31-32页 |
3.1.4 加强崇高职业理想培育 | 第32-33页 |
3.2 中国梦视阈下大学生职业价值观培育的主要特征 | 第33-36页 |
3.2.1 社会职业理想与个人职业理想具有一致性 | 第33-34页 |
3.2.2 职业价值评价标准具有多样性 | 第34页 |
3.2.3 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具有统一性 | 第34-35页 |
3.2.4 职业选择行为具有矛盾性 | 第35-36页 |
3.3 中国梦视阈下大学生职业价值观培育的要求 | 第36-39页 |
3.3.1 将个人成长与国家发展相统一 | 第36-37页 |
3.3.2 以中国梦统领大学生职业价值观 | 第37-38页 |
3.3.3 将大学生职业规划与中国梦相结合 | 第38-39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39-40页 |
第4章 中国梦视阈下大学生职业价值观培育存在的问题及成因 | 第40-51页 |
4.1 中国梦视阈下大学生职业价值观的现状调查 | 第40-44页 |
4.1.1 职业知识现状 | 第40-41页 |
4.1.2 职业选择倾向 | 第41-43页 |
4.1.3 职业评价 | 第43-44页 |
4.2 中国梦视阈下大学生职业价值观培育存在的主要问题 | 第44-47页 |
4.2.1 职业价值观培育内容与中国梦融入不够 | 第44-45页 |
4.2.2 以中国梦统领培育体系不完善 | 第45-46页 |
4.2.3 职业价值观培育方式缺乏创新 | 第46-47页 |
4.2.4 大学生历史责任感与使命感不强 | 第47页 |
4.3 中国梦视阈下大学生职业价值观培育存在问题的成因 | 第47-49页 |
4.3.1 职业价值观评价的标准追求效益最大化 | 第47-48页 |
4.3.2 高校职业价值观培育体制机制不健全 | 第48页 |
4.3.3 高校职业价值观培育的重视程度不够 | 第48-49页 |
4.3.4 大学生职业价值观具有复杂多元性 | 第49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49-51页 |
第5章 中国梦视阈下大学生职业价值观培育策略 | 第51-61页 |
5.1 中国梦视阈下大学生职业价值观培育的原则 | 第51-53页 |
5.1.1 坚持正确的指导思想 | 第51-52页 |
5.1.2 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 | 第52页 |
5.1.3 坚持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原则 | 第52-53页 |
5.1.4 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原则 | 第53页 |
5.2 创新中国梦视阈下大学生职业价值观培育的途径 | 第53-57页 |
5.2.1 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导向 | 第54-55页 |
5.2.2 增强大学生历史责任感与使命感 | 第55页 |
5.2.3 力求培育内容与时俱进 | 第55-56页 |
5.2.4 注重思想政治教育和宏观指导 | 第56页 |
5.2.5 构建大学生中国梦社会实践平台 | 第56-57页 |
5.3 优化中国梦视阈下大学生职业价值观培育的环境 | 第57-60页 |
5.3.1 高校要营造良好的培育环境 | 第57-58页 |
5.3.2 用人单位要构建公平的环境 | 第58页 |
5.3.3 家庭要营造优化的培育环境 | 第58-59页 |
5.3.4 政府要提供政策支持和保障 | 第59-60页 |
5.3.5 社会要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 | 第60页 |
5.4 本章小结 | 第60-61页 |
结论 | 第61-62页 |
参考文献 | 第62-66页 |
附录 | 第66-68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68-69页 |
致谢 | 第6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