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文摘要 | 第4-6页 |
| abstract | 第6-7页 |
| 1 引言 | 第10-12页 |
| 2 文献综述 | 第12-20页 |
| 2.1 自我关注 | 第12-16页 |
| 2.1.1 状态性自我关注 | 第12-13页 |
| 2.1.2 特质性自我关注 | 第13-16页 |
| 2.2 他人关注 | 第16-20页 |
| 2.2.1 特质性他人关注 | 第16-20页 |
| 3 研究一:自我关注与他人关注的结构维度探索与量表编制 | 第20-33页 |
| 3.1 研究目的 | 第20页 |
| 3.2 研究方法 | 第20-21页 |
| 3.3 研究被试 | 第21页 |
| 3.4 数据分析 | 第21-31页 |
| 3.4.1 项目分析 | 第21-23页 |
| 3.4.2 自我关注与他人关注探索性与验证性因素分析 | 第23-25页 |
| 3.4.3 自我关注的结构——探索性与验证性因素分析 | 第25-28页 |
| 3.4.4 他人关注的结构——探索性与验证性因素分析 | 第28-31页 |
| 3.5 小结 | 第31-33页 |
| 4 研究二:自我关注与他人关注的构思检验以及与建议采纳的关系探索:诺莫网络视角 | 第33-53页 |
| 4.1 研究目的 | 第33页 |
| 4.2 自我关注与他人关注的关系与假设 | 第33-42页 |
| 4.2.1 诺莫网络 | 第33-34页 |
| 4.2.2 自我关注与他人关注的关系:区别与联系 | 第34页 |
| 4.2.3 自我关注与他人关注的前因变量 | 第34-40页 |
| 4.2.4 自我关注与他人关注的结果变量 | 第40-42页 |
| 4.3 研究方法 | 第42-43页 |
| 4.4 研究工具 | 第43-45页 |
| 4.5 数据分析与研究结果 | 第45-51页 |
| 4.5.1 共同方法偏差检验 | 第45-46页 |
| 4.5.2 描述性统计分析 | 第46-48页 |
| 4.5.3 自我关注与他人关注探索性与验证性因素分析 | 第48-49页 |
| 4.5.4 假设检验 | 第49-51页 |
| 4.6 小结与讨论 | 第51-53页 |
| 5 总讨论 | 第53-62页 |
| 5.1 结果与讨论 | 第53-59页 |
| 5.2 理论与现实意义 | 第59-60页 |
| 5.3 研究不足与展望 | 第60-62页 |
| 6 结论 | 第62-63页 |
| 参考文献 | 第63-74页 |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学术成果 | 第74-75页 |
| 附录 | 第75-82页 |
| 致谢 | 第82-8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