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建筑科学论文--地下建筑论文--区域规划、城乡规划论文--区域规划论文--中国区域规划论文--农村乡镇规划论文

浙江省绍兴县冢斜古村人居文化保护与发展研究

摘要第3-4页
ABSTRACT第4-5页
第1章 绪论第9-21页
    1.1 研究背景第9页
    1.2 研究对象第9-13页
        1.2.1 相关概念界定第9-10页
        1.2.2 人居环境第10页
        1.2.3 人居文化第10-11页
        1.2.4 保护传统村落的迫切性第11页
        1.2.5 冢斜古村自然环境概述第11-12页
        1.2.6 冢斜古村历史沿革概述第12-13页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3-18页
        1.3.1 国内传统村落的研究现状第13-16页
        1.3.2 国外传统村落的研究现状第16-17页
        1.3.3 当下传统村落的困境第17-18页
    1.4 研究目的与意义第18-19页
    1.5 研究内容与方法第19-20页
    1.6 研究框架第20-21页
第2章 冢斜村物质文化遗产研究第21-43页
    2.1 物质文化遗产的定义第21页
    2.2 村落布局分析第21-23页
        2.2.1 选址的科学性分析第21-22页
        2.2.2 冢斜村与风水学的结合研究第22-23页
    2.3 冢斜村空间布局分析第23-26页
        2.3.1 冢斜村村落整体布局分析第23-25页
        2.3.2 冢斜村街巷布局分析第25页
        2.3.3 冢斜村水系布局分析第25-26页
    2.4 冢斜村建筑平面布局分析第26-27页
    2.5 冢斜村典型建筑分析第27-36页
        2.5.1 永兴公祠第28-29页
        2.5.2 余氏宗祠第29-30页
        2.5.3 上道地轿屋第30-31页
        2.5.4 古民居第31-32页
        2.5.5 古书院第32-33页
        2.5.6 古街道第33-36页
    2.6 冢斜村建筑装饰艺术分析第36-42页
        2.6.1 屋顶第36-37页
        2.6.2 墙壁第37-38页
        2.6.3 构件第38-40页
        2.6.4 铺装第40-42页
    2.7 本章小结第42-43页
第3章 冢斜村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第43-48页
    3.1 宗族体系第43-44页
    3.2 民俗活动第44-46页
        3.2.1 衣食住行第44页
        3.2.2 婚丧嫁娶第44-45页
        3.2.3 特色节日第45-46页
    3.3 手工艺第46-47页
    3.4 姓氏渊源第47页
    3.5 本章小结第47-48页
第4章 冢斜村现状及其问题分析第48-60页
    4.1 现状用地分析第48-49页
        4.1.1 社会因素第48页
        4.1.2 自然因素第48-49页
    4.2 现状建筑整体分析第49-53页
        4.2.1 建筑肌理分析第49-50页
        4.2.2 建筑质量分析第50-51页
        4.2.3 建筑空间分析第51-52页
        4.2.4 建筑风貌分析第52-53页
    4.3 现状景观空间分析第53页
    4.4 现状道路交通分析第53-55页
    4.5 现状公共服务设施分析第55-56页
    4.6 现状旅游服务设施分析第56页
    4.7 现状产业布局分析第56-57页
    4.8 非物质文化遗产现状分析第57-58页
        4.8.1 传承环境正在逐渐消退第57页
        4.8.2 传承对象发生较大变化(传承劳动力外流现象严重)第57-58页
        4.8.3 传承手段失去生存活性第58页
    4.9 本章小结第58-60页
第5章 冢斜村人居文化更新策略的探索第60-75页
    5.1 冢斜村人居文化更新策略的理念和原则第60-61页
        5.1.1 理念第60页
        5.1.2 原则第60-61页
    5.2 冢斜村物质文化遗产更新策略第61-64页
        5.2.1 合理村庄住宅布局第61页
        5.2.2 协调建筑整体风貌第61-62页
        5.2.3 改善人居生态景观第62页
        5.2.4 完善公共配套设施第62-63页
        5.2.5 发展特色旅游产业第63-64页
    5.3 村落环境空间更新设计第64-71页
        5.3.1 探索冢斜的历史建筑、历史环境在当代的可持续发展模式第64-65页
        5.3.2 街巷改造第65页
        5.3.3 民居室内改造设计第65-66页
        5.3.4 风貌节点改造第66-68页
        5.3.5 公共服务实施规划第68-69页
        5.3.6 老旧建筑更新再设计第69-71页
    5.4 冢斜村非物质文化遗产更新策略第71-73页
        5.4.1 保护好非物资文化遗产的生存环境第71-72页
        5.4.2 处理好非物质文化遗产与传承人的传承关系第72-73页
        5.4.3 控制好非物质文化遗产与商业开发的发展方向第73页
    5.5 本章小结第73-75页
结论第75-76页
参考文献第76-79页
附录第79-81页
致谢第81-82页
攻读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项目和成果第82页

论文共8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XS区供电公司配电网工程项目管理体系优化研究
下一篇:贵州山地景观设计中地形造景研究--以贵阳市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