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纵向合并的策略动机和社会福利分析
| 摘要 | 第4-5页 |
| Abstract | 第5页 |
| 1 导论 | 第8-13页 |
| 1.1 研究背景和问题提出 | 第8-9页 |
| 1.2 研究思路与技术路线 | 第9-11页 |
| 1.2.1 研究思路 | 第9-10页 |
| 1.2.2 技术路线 | 第10-11页 |
| 1.3 研究方法 | 第11页 |
| 1.4 本文创新点 | 第11-13页 |
| 2 企业纵向合并的理论研究 | 第13-21页 |
| 2.1 企业纵向合并的界定 | 第13页 |
| 2.2 企业纵向合并理论文献综述 | 第13-17页 |
| 2.3 企业纵向合并的激励机制 | 第17-21页 |
| 2.3.1 节约交易费用 | 第17-18页 |
| 2.3.2 避免或减轻外部性 | 第18页 |
| 2.3.3 降低需求或供给的不确定性 | 第18-19页 |
| 2.3.4 促进专用性投资 | 第19-20页 |
| 2.3.5 增强市场势力或修复垄断势力 | 第20-21页 |
| 3 企业纵向合并的模型分析 | 第21-39页 |
| 3.1 市场描述 | 第21-22页 |
| 3.1.1 模型假设 | 第21-22页 |
| 3.1.2 博弈决策过程 | 第22页 |
| 3.2 生产阶段博弈均衡分析 | 第22-28页 |
| 3.2.1 纵向合并前生产均衡分析 | 第22-23页 |
| 3.2.2 全部企业纵向合并的生产均衡分析 | 第23-24页 |
| 3.2.3 部分企业纵向合并的生产均衡分析 | 第24-28页 |
| 3.3 并购决策阶段博弈均衡分析 | 第28-38页 |
| 3.3.1 N_U=N_D=N情形 | 第28-31页 |
| 3.3.2 N_D>N_U=2情形 | 第31-35页 |
| 3.3.3 N_U>N_D=2情形 | 第35-38页 |
| 3.4 本章小结 | 第38-39页 |
| 4 各国纵向合并反垄断规制的经济学分析 | 第39-43页 |
| 4.1 美国纵向合并的反垄断规制 | 第40-41页 |
| 4.2 欧盟纵向合并的反垄断规制 | 第41-42页 |
| 4.3 中国纵向合并的反垄断规制 | 第42-43页 |
| 5 研究结论及研究展望 | 第43-45页 |
| 5.1 研究结论 | 第43-44页 |
| 5.2 研究不足及研究展望 | 第44-45页 |
| 参考文献 | 第45-48页 |
| 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 第48-49页 |
| 致谢 | 第49-5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