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建筑科学论文--地下建筑论文--高层建筑论文--高层建筑结构论文

超高层建筑结构方案选型及抗震性能分析与优化研究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6页
第一章 绪论第9-19页
    1.1 超高层建筑的界定第9页
    1.2 国内外超高层建筑的发展第9-12页
        1.2.1 国外的发展概况第9-10页
        1.2.2 国内的发展概况第10-12页
    1.3 超限高层建筑工程的认定和设计内容第12-16页
        1.3.1 我国现行的强制性规范、规程和适用范围第12-14页
        1.3.2 超限高层结构的认定第14-15页
        1.3.3 超限高层建筑工程的相关规定第15页
        1.3.4 超限高层建筑工程设计第15-16页
    1.4 结构选型的概述第16-17页
        1.4.1 结构选型的涵义第16页
        1.4.2 超高层结构选型的必要性第16-17页
    1.5 本文的研究内容及目的第17-19页
        1.5.1 研究内容第17-18页
        1.5.2 研究方法及目的第18-19页
第二章 超高层建筑结构选型第19-38页
    2.1 超高层建筑结构设计的主要特点第19-20页
    2.2 超高层建筑的结构体系第20-21页
    2.3 高层建筑结构体系的分类对比第21-23页
        2.3.1 按构件的组成材料分类第21-22页
        2.3.2 按抗侧力体系的组成方式分类第22-23页
    2.4 超高层建筑新结构体系的发展方向第23-26页
    2.5 结构体系第26-36页
        2.5.1 型钢混凝土结构第27-31页
        2.5.2 钢管混凝土结构第31-36页
    2.6 本文初选结构体系第36页
    2.7 本章小结第36-38页
第三章 框架-核心筒结构的性能对比分析第38-59页
    3.1 引言第38页
    3.2 结构模型的建立第38-40页
    3.3 三种结构方案的性能分析第40-45页
        3.3.1 结构模态分析第40-43页
        3.3.2 结构侧移分析第43-45页
        3.3.3 结构内力分析第45页
    3.4 钢筋混凝土框架-核心筒结构弹性和弹塑性时程分析第45-57页
        3.4.1 地震波时程曲线的合理选择第46-48页
        3.4.2 多遇地震下的弹性时程分析第48-53页
        3.4.3 罕遇地震下的弹塑性时程分析第53-57页
    3.5 本章小结第57-59页
第四章 超限建筑结构的 Pushover 分析及其优化第59-85页
    4.1 引言第59页
    4.2 结构常规 Pushover 分析第59-64页
        4.2.1 基本原理第59-60页
        4.2.2 模型分析第60-64页
    4.3 结构模态 Pushover 分析第64-76页
        4.3.1 基本原理第64-65页
        4.3.2 目标位移的确定第65-67页
        4.3.3 需要考虑的结构振型数量第67-68页
        4.3.4 罕遇地震作用下的分析计算第68-76页
    4.4 钢管混凝土柱框架-核心筒的优化第76-84页
        4.4.1 结构模型第76-78页
        4.4.2 针对超限情况采取的措施第78-79页
        4.4.3 模态分析第79页
        4.4.4 弹塑性分析第79-83页
        4.4.5 优化后与优化前结构主要构件的截面对比第83-84页
    4.5 本章小结第84-85页
结论与展望第85-87页
    主要内容及结论第85-86页
    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第86-87页
参考文献第87-90页
致谢第90页

论文共9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独立学院定位研究
下一篇:基于结构光的快速高精度深度感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