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建筑科学论文--地下建筑论文--区域规划、城乡规划论文--城市规划论文--城市规划布局论文--总体规划论文

基于易损性的山地小城市避震疏散通道分形研究--以耿马县城为例

摘要第3-4页
Abstract第4页
第1章 绪论第8-13页
    1.1 研究背景第8-9页
        1.1.1 宏观背景第8页
        1.1.2 现实需求第8-9页
        1.1.3 理论研究第9页
    1.2 研究意义第9页
        1.2.1 理论意义第9页
        1.2.2 现实意义第9页
    1.3 研究目标和内容第9-10页
        1.3.1 研究目标第9-10页
        1.3.2 研究内容第10页
    1.4 论文创新点第10页
    1.5 研究方法与框架第10-13页
        1.5.1 研究方法第10-11页
        1.5.2 技术路线第11-13页
第2章 国内外相关研究进展及述评第13-21页
    2.1 概念界定第13-14页
        2.1.1 避震疏散通道第13页
        2.1.2 易损性第13-14页
    2.2 城市交通网络研究第14-17页
        2.2.1 国外综述第14-15页
        2.2.2 国内综述第15-17页
        2.2.3 小结第17页
    2.3 地震易损性研究第17-21页
        2.3.1 国外综述第18页
        2.3.2 国内综述第18-20页
        2.3.3 小结第20-21页
第3章 研究区域概况第21-27页
    3.1 研究区界定第21页
    3.2 地质地貌条件第21-23页
    3.3 地震灾害情况第23-24页
    3.4 经济社会发展情况第24页
    3.5 县城建设现状第24-27页
第4章 避震疏散通道易损性研究第27-42页
    4.1 易损性评价研究第27-30页
        4.1.1 地震易损性的测算第27-29页
        4.1.2 易损性评价—连通概率法第29-30页
    4.2 易损性实证研究第30-42页
        4.2.1 避震疏散通道的选择第30-33页
        4.2.2 避震疏散通道网络第33-42页
第5章 城市避震疏散通道分形研究第42-67页
    5.1 长度—半径维数的测算第43-48页
        5.1.1 长度—半径维数的测算方法第43-44页
        5.1.2 长度—半径维数的实际测算第44-47页
        5.1.3 总结与分析第47-48页
    5.2 空间关联维数的测算第48-60页
        5.2.1 关联维数的测算方法第48-49页
        5.2.2 空间关联维数的实际测算第49-59页
        5.2.3 总结与分析第59-60页
    5.3 阻抗维数的测算第60-66页
        5.3.1 阻抗维数的测算方法第60-61页
        5.3.2 阻抗维数的实际测算第61-65页
        5.3.3 总结与分析第65-66页
    5.4 小结第66-67页
第6章 耿马县城避震防灾规划建设建议第67-69页
第7章 结论与展望第69-70页
附录第70-74页
参考文献第74-81页
致谢第81页

论文共8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昆明市九年一贯制农村学校体育与健康课程教学资源现状及整合研究
下一篇:中缅边境地区中学生体育意识与体育行为的比较研究--瑞丽市勐卯坝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