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合动力AMT客车控制策略优化与动态协调控制
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1-19页 |
1.1 混合动力汽车发展现状 | 第11-12页 |
1.2 混合动力汽车能量管理控制策略 | 第12-14页 |
1.3 混合动力汽车模式切换协调控制 | 第14-15页 |
1.4 混合动力汽车换挡协调控制 | 第15-16页 |
1.5 课题来源和主要研究内容 | 第16-19页 |
1.5.1 课题来源 | 第17页 |
1.5.2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 第17-19页 |
第2章 混合动力总成参数匹配及仿真模型研究 | 第19-38页 |
2.1 引言 | 第19页 |
2.2 混合动力客车的结构及主要参数 | 第19-20页 |
2.3 动力总成参数需求匹配 | 第20-28页 |
2.3.1 整车功率需求参数匹配 | 第21-22页 |
2.3.2 发动机参数匹配 | 第22-24页 |
2.3.3 电机参数匹配 | 第24-26页 |
2.3.4 电池参数匹配 | 第26页 |
2.3.5 动力系统 Map 匹配 | 第26-28页 |
2.4 混合动力车辆模型 | 第28-35页 |
2.4.1 发动机模型 | 第28-30页 |
2.4.2 电机模型 | 第30-31页 |
2.4.3 电池模型 | 第31-32页 |
2.4.4 变速器模型 | 第32页 |
2.4.5 离合器模型 | 第32-33页 |
2.4.6 驾驶员模型 | 第33-34页 |
2.4.7 车辆模型 | 第34-35页 |
2.5 仿真精度验证 | 第35-37页 |
2.6 本章小结 | 第37-38页 |
第3章 整车能量管理策略研究 | 第38-52页 |
3.1 引言 | 第38页 |
3.2 瞬时最小等效燃油消耗控制 | 第38-46页 |
3.2.1 等效燃油消耗换算 | 第38-41页 |
3.2.2 换挡规则策略 | 第41-43页 |
3.2.3 转矩分配策略 | 第43-45页 |
3.2.4 仿真分析 | 第45-46页 |
3.3 基于动态规划算法的优化控制 | 第46-51页 |
3.3.1 模型简化 | 第46-47页 |
3.3.2 目标函数建立与求解 | 第47-49页 |
3.3.3 仿真分析 | 第49-51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51-52页 |
第4章 能量管理策略控制规则优化 | 第52-64页 |
4.1 引言 | 第52页 |
4.2 需求转矩计算 | 第52-53页 |
4.3 车辆运行模式及切换规则 | 第53-55页 |
4.4 转矩分配策略 | 第55-56页 |
4.5 换挡规则 | 第56-58页 |
4.6 电机转矩与换挡规则协调控制 | 第58-60页 |
4.7 制动过程转矩分配 | 第60-62页 |
4.8 仿真分析 | 第62-63页 |
4.9 本章小结 | 第63-64页 |
第5章 能量管理策略控制参数优化 | 第64-85页 |
5.1 引言 | 第64页 |
5.2 基于遗传算法的控制参数优化 | 第64-65页 |
5.3 控制参数迭代优化及仿真分析 | 第65-69页 |
5.4 几种编码迭代优化算法的对比 | 第69-70页 |
5.5 基于工况识别的能量管理策略优化 | 第70-83页 |
5.5.1 工况特征参数分析 | 第71-76页 |
5.5.2 工况识别网络的设计 | 第76-78页 |
5.5.3 基于滚动时间窗的工况特征参数实时提取 | 第78-80页 |
5.5.4 工况识别算法精度验证 | 第80-83页 |
5.6 仿真结果 | 第83-84页 |
5.7 本章小结 | 第84-85页 |
第6章 混合动力车辆动态协调控制 | 第85-103页 |
6.1 引言 | 第85页 |
6.2 模式切换过程中的动态协调控制 | 第85-93页 |
6.2.1 纯电动切换至发动机驱动模式 | 第86-89页 |
6.2.2 并联模式切换至发动机驱动 | 第89-93页 |
6.3 换档过程动态协调控制 | 第93-102页 |
6.3.1 无离合器换挡过程分析 | 第94-100页 |
6.3.2 无离合器换挡动态协调策略验证 | 第100-102页 |
6.4 本章小结 | 第102-103页 |
第7章 混合动力车辆硬件在环及台架试验 | 第103-119页 |
7.1 引言 | 第103页 |
7.2 混合动力系统硬件在环试验 | 第103-111页 |
7.2.1 硬件在环试验简介 | 第104-106页 |
7.2.2 动力性与经济性验证 | 第106-108页 |
7.2.3 协调控制策略验证 | 第108-111页 |
7.3 混合动力系统试验台调试与验证 | 第111-117页 |
7.4 本章小结 | 第117-119页 |
第8章 全文总结与展望 | 第119-121页 |
8.1 全文总结 | 第119-120页 |
8.2 论文创新点 | 第120页 |
8.3 研究展望 | 第120-121页 |
参考文献 | 第121-131页 |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第131-133页 |
致谢 | 第13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