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1章 绪论 | 第9-18页 |
1.1 现代电力系统及其稳定性介绍 | 第9-12页 |
1.1.1 现代电力系统介绍 | 第9-10页 |
1.1.2 电网稳定性及其主要历史事故介绍 | 第10-12页 |
1.2 电力系统电压稳定性与模式识别背景介绍 | 第12-16页 |
1.2.1 电力系统电压稳定性问题 | 第12-13页 |
1.2.2 电力系统电压稳定性分析方法研究现状 | 第13-15页 |
1.2.3 模式识别在电压稳定性分析的应用研究现状 | 第15-16页 |
1.3 论文主要内容 | 第16-18页 |
第2章 电压稳定性分析与模式识别算法基本理论 | 第18-26页 |
2.1 电压稳定性定义与分类 | 第18-20页 |
2.1.1 电压稳定、失稳、崩溃的定义 | 第18页 |
2.1.2 电力系统稳定性分类 | 第18-20页 |
2.2 电压稳定性分析方法的基本原理 | 第20-23页 |
2.2.1 静态分析的P-V曲线法 | 第20-21页 |
2.2.2 静态分析的Q-V曲线法 | 第21-22页 |
2.2.3 静态分析的V-Q灵敏度法 | 第22页 |
2.2.4 静态分析的Q-V模态分析法 | 第22-23页 |
2.2.5 静态分析的连续潮流法 | 第23页 |
2.3 模式识别算法基本原理与实现步骤 | 第23-25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25-26页 |
第3章 模式识别电网电压稳定性监测模型建立 | 第26-38页 |
3.1 引论 | 第26-29页 |
3.1.1 建模环境介绍 | 第26-27页 |
3.1.2 建模方案 | 第27-29页 |
3.2 工况数据库、知识数据库的生成 | 第29-30页 |
3.3 离线训练与决策树模型的生成 | 第30-37页 |
3.3.1 对象系统简介 | 第30-31页 |
3.3.2 离线训练与分类模型建立 | 第31-34页 |
3.3.3 离线训练与回归模型建立 | 第34-37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37-38页 |
第4章 区域电网在线监测模型仿真分析 | 第38-52页 |
4.1 引论 | 第38-39页 |
4.2 动态电力系统分析电路建模介绍 | 第39-43页 |
4.2.1 发电机模型 | 第40-41页 |
4.2.2 励磁系统模型 | 第41-42页 |
4.2.3 最大励磁限制器模型 | 第42-43页 |
4.2.4 涡轮机调速系统 | 第43页 |
4.2.5 电力系统稳定器 | 第43页 |
4.3 系统故障仿真结果与分析 | 第43-51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51-52页 |
第5章 论文工作总结与展望 | 第52-54页 |
5.1 论文工作总结 | 第52页 |
5.2 论文展望 | 第52-54页 |
参考文献 | 第54-59页 |
在学研究成果 | 第59-60页 |
致谢 | 第6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