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社会科学总论论文--社会学论文--社会结构和社会关系论文--社会关系、社会约制论文

不同信任环境下社交网络用户影响力、活跃度及自我表露关系研究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页
第一章 绪论第9-15页
    1.1 研究背景第9-11页
        1.1.1 中国社交网络高速发展第9-10页
        1.1.2 社交网络改变信息传播和分享方式第10页
        1.1.3 平台类社交网站面临新的挑战第10-11页
    1.2 研究目的第11页
    1.3 研究意义第11-12页
    1.4 研究内容第12-13页
    1.5 研究技术路线第13-14页
    1.6 研究创新点第14-15页
第二章 社交网络研究综述第15-25页
    2.1 关于社交网络的研究综述第15-17页
        2.1.1 关于社交网络的文献研究第15-16页
        2.1.2 社交网络的应用第16-17页
    2.2 网络信任研究综述第17-19页
        2.2.1 国外关于网络信任的研究情况第17-18页
        2.2.2 国内关于网络信任的研究情况第18-19页
    2.3 社交网络用户影响力的研究第19-21页
        2.3.1 社交网络用户影响力的定义第20页
        2.3.2 社交网络用户影响力的相关因素第20页
        2.3.3 社交网络用户影响力的度量模型第20-21页
    2.4 社交网络用户活跃度的研究第21-22页
        2.4.1 社交网络用户活跃度的定义第21页
        2.4.2 社交网络用户活跃度的相关因素及度量指标第21-22页
    2.5 社交网络用户自我表露行为的研究第22-23页
        2.5.1 社交网络用户自我表露行为的定义及特征第22页
        2.5.2 社交网络中的自我表露第22-23页
        2.5.3 自我表露的测量维度第23页
    2.6 小结第23-25页
第三章 研究模型与假设第25-33页
    3.1 研究模型的提出第25-27页
    3.2 研究假设第27-33页
        3.2.1 研究假设的提出第27-30页
        3.2.2 研究假设第30-33页
第四章 新浪微博及人人网的信任环境对比第33-40页
    4.1 大学生在新浪微博、人人网的人际信任研究第33-35页
        4.1.1 样本构成第33页
        4.1.2 研究工具第33-34页
        4.1.3 新浪微博的信任变量统计分析第34页
        4.1.4 人人网的信任变量统计分析第34-35页
    4.2 新浪微博、人人网用户隐私设置研究第35-38页
        4.2.1 新浪微博用户隐私设置研究第35-36页
        4.2.2 人人网用户隐私设置研究第36-38页
        4.2.3 新浪微博与人人网的隐私设置对比第38页
    4.3 新浪微博与人人网信任环境对比结论第38-40页
第五章 微博及人人网社交平台用户影响力、活跃度、自我表露数据的抓取及度量第40-46页
    5.1 社交网络组成元素介绍第40页
    5.2 数据采集第40-42页
        5.2.1 新浪微博数据获取方法第41-42页
        5.2.2 人人网数据获取方法第42页
    5.3 用户影响力度量第42-44页
        5.3.1 PageRank算法介绍第42-43页
        5.3.2 PageRank算法原理第43页
        5.3.3 影响力的度量模型第43-44页
    5.4 用户活跃度度量第44-45页
    5.5 用户自我暴露程度度量第45-46页
第六章 新浪微博和人人网上用户影响力、活跃度与自我表露三者间中介效应分析第46-65页
    6.1 高信任环境下(人人网)用户影响力、活跃度与自我表露关系假设检验第46-55页
        6.1.1 假设一检验第48-51页
        6.1.2 假设二检验第51-55页
    6.2 低信任环境下(新浪微博)用户影响力、活跃度与自我表露关系假设检验第55-63页
        6.2.1 假设三检验第56-60页
        6.2.2 假设四检验第60-63页
    6.3 不同信任环境下用户影响力、活跃度与自我表露关系对比第63-65页
第七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第65-68页
    7.1 研究成果总结第65-66页
    7.2 研究成果实际意义第66页
        7.2.1 对于社交网站运营者的实际意义第66页
        7.2.2 对于社交网站用户的实际意义第66页
    7.3 研究不足与展望第66-68页
        7.3.1 研究不足第67页
        7.3.2 未来研究展望第67-68页
参考文献第68-73页
致谢第73-74页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第74页

论文共7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初中生英语口语交际中常见语用失误的研究
下一篇:高中地理教学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