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工业经济论文--中国工业经济论文--工业部门经济论文

生物农药类企业成本控制问题探讨--以TR公司为例

摘要第9-12页
Abstract第12-14页
1 绪论第15-21页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第15-17页
        1.1.1 研究的背景第15-16页
        1.1.2 研究的意义第16-17页
    1.2 文献综述第17-18页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第18-19页
        1.3.1 研究主要内容第18页
        1.3.2 研究框架第18-19页
    1.4 研究思路与方法第19-21页
        1.4.1 研究思路第19页
        1.4.2 研究方法第19-21页
2 生物农药类公司成本控制的理论概述第21-33页
    2.1 成本分类和成本控制的目标及特点第21-22页
        2.1.1 成本分类第21页
        2.1.2 成本控制的目标第21-22页
    2.2 降低成本第22-23页
        2.2.1 获取利润最大化第22-23页
        2.2.2 取得竞争优势第23页
    2.3 生物农药类企业的成本控制的特点第23-25页
        2.3.1 市场开拓费用较大第24-25页
        2.3.2 辅助成本占比较高第25页
    2.4 后续服务费用大第25页
    2.5 成本控制的理论基础第25-31页
        2.5.1 成本控制的含义第25-26页
        2.5.2 成本控制的原则第26页
        2.5.3 成本控制的内容第26-31页
    2.6 导致成本控制问题的成因第31-33页
        2.6.1 公司未全面建立预算管理制度第31页
        2.6.2 公司的应收账款和采购成本管理存在不足第31-32页
        2.6.3 公司的过程监督机制不健全第32-33页
3. TR生物农药公司成本控制存在的问题及原因第33-44页
    3.1 TR生物农药公司的概况第33-39页
        3.1.1 公司背景简介第33页
        3.1.2 产品与市场情况第33-36页
        3.1.3 产品成本分析第36-39页
    3.2 TR公司成本控制存在的问题第39-41页
        3.2.1 成本预算形式化,缺乏有效监控和考核第39页
        3.2.2 采购销售环节未充分考虑库资金压力第39-40页
        3.2.3 激进的营销方式下,销售费用存在较大漏洞第40-41页
    3.3 TR生物农药公司成本控制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第41-44页
        3.3.1 公司未全面建立预算管理制度第41-42页
        3.3.2 公司应做好应收账款和采购成本管理工作第42-43页
        3.3.3 公司的过程监督机制不健全第43-44页
4 钱江生化的成本控制经验借鉴第44-49页
    4.1 钱江生化概况第44-45页
        4.1.1 钱江生化基本情况第44页
        4.1.2 钱江生化成本分析第44-45页
    4.2 钱江生化研发和生产环节成本控制典型做法第45-46页
        4.2.1 优化工艺,提升产品质量,控制生产成本第45页
        4.2.2 发挥科研优势,积极开发高新产品第45-46页
        4.2.3 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实行生产计划与产销相衔接第46页
    4.3 钱江生化销售和融资费用控制典型做法第46-49页
        4.3.1 调整产品结构,努力提高产品的盈利能力第46-47页
        4.3.2 加大开拓国外新市场第47页
        4.3.3 对费用预算和审批进行严格的管理制度第47页
        4.3.4 寻找多元融资方式,实现资产保值增值第47-49页
5. TR生物农药公司完善成本控制的建议第49-55页
    5.1 生产采购环节成本控制建议第49-51页
        5.1.1 优化产品配方及生产工艺,降低产品成本第49页
        5.1.2 实行生产计划与产销相衔接第49-50页
        5.1.3 加强材料在流通环节的管理,控制成本第50-51页
        5.1.4 构建循环经济产业链,实现经济环保的双赢第51页
    5.2 产品销售环节成本控制建议第51-53页
        5.2.1 调整销售方案,提高高盈利产品的销量第51-52页
        5.2.2 积极拓展新兴市场,争取开发国外市场第52-53页
    5.3 筹资环节成本控制建议第53-55页
        5.3.1 实施预算管理,权衡好成本与收益的关系第53-54页
        5.3.2 利用现有理财手段,实现资产保值增值第54-55页
结束语第55-57页
参考文献第57-60页
致谢第60页

论文共6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作业成本法的温州滨海大酒店客户盈利性分析
下一篇:基于物联网的L学院资产管理对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