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机械、仪表工业论文--机械零件及传动装置论文--机械传动机构论文--啮合传动论文--齿轮及齿轮传动论文

斜齿轮动力学接触分析及齿向优化研究

摘要第13-14页
Abstract第14-15页
第1章 绪论第16-22页
    1.1 课题背景及选题意义第16-17页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7-19页
    1.3 研究内容第19-20页
    1.4 论文组织架构第20-22页
第2章 基于Pro/E的斜齿轮参数化研究与建模第22-32页
    2.1 斜齿轮渐开线形成理论第22-25页
        2.1.1 直齿圆柱斜齿轮的齿廓曲面的形成第22页
        2.1.2 渐开线斜齿轮的基本参数关系第22-25页
    2.2 端面齿廓方程建立第25-28页
        2.2.1 渐开线方程第25-27页
        2.2.2 过渡圆曲线第27-28页
    2.3 斜齿轮参数化建模基本理论和过程第28-31页
        2.3.1 定义参数第28页
        2.3.2 填加驱动关系式第28-29页
        2.3.3 创建基准曲线第29-30页
        2.3.4 创建齿根过渡曲线第30页
        2.3.5 复制旋转齿廓曲线第30-31页
        2.3.6 生成斜齿轮实体模型第31页
    2.4 本章小结第31-32页
第3章 模态分析第32-46页
    3.1 模态分析简介第32-35页
    3.2 ANSYS Workbench模态分析第35-37页
        3.2.1 结构模态分析第35页
        3.2.2 几何模型和质量点第35页
        3.2.3 材料属性第35页
        3.2.4 接触域第35-36页
        3.2.5 载荷和约束第36页
        3.2.6 求解第36-37页
    3.3 斜齿轮装配体的模态分析第37-39页
        3.3.1 有限元模型前处理第37-38页
        3.3.2 边界条件设置及分析计算第38-39页
    3.4 模态分析求解过程第39-43页
        3.4.1 模态分析设置第39页
        3.4.2 模态分析求解第39-43页
    3.5 本章小结第43-46页
第4章 斜齿轮接触瞬态动力学分析第46-70页
    4.1 有限元第46-48页
        4.1.1 有限元方法第46-48页
        4.1.2 有限元分析软件第48页
    4.2 ANSYS/Workbench基本分析步骤第48-51页
        4.2.1 ANSYS/Workbench软件第48-49页
        4.2.2 有限元前处理第49-50页
        4.2.3 有限元求解计算第50页
        4.2.4 有限元后处理第50-51页
    4.3 斜齿轮有限元模型建立第51-54页
        4.3.1 有限元分析模型建立第51-53页
        4.3.2 添加斜齿轮材料参数第53页
        4.3.3 施加边界条件第53-54页
    4.4 Ansys/Workbench计算结果分析第54-59页
        4.4.1 斜齿啮合过程等效应力与时间的变化规律第54-55页
        4.4.2 不同时刻斜齿轮等效应力云图第55-56页
        4.4.3 啮合过程中等效应力分布云图第56-57页
        4.4.4 接触压力分布云图及接触状态第57-59页
    4.5 斜齿轮热机耦合摩擦分析第59-65页
        4.5.1 创建瞬态结构分析系统第59-62页
        4.5.2 计算及结果分析第62页
        4.5.3 斜齿啮合过程等效应力与时间的变化规律第62-63页
        4.5.4 斜齿轮等效应力云图第63-65页
    4.6 更改转速条件后斜齿轮分析计算第65-67页
        4.6.1 斜齿啮合过程等效应力与时间的变化规律第65-66页
        4.6.2 0.115s时刻的斜齿轮等效应力云图第66页
        4.6.3 接触压力分布第66-67页
    4.7 本章小结第67-70页
第5章 齿向修形和动力学接触分析第70-82页
    5.1 修形原因第70页
    5.2 常用齿轮修形理论及方法第70页
    5.3 渐开线斜齿轮的齿向修形第70-73页
        5.3.1 齿向载荷均布研究第71页
        5.3.2 齿向修形第71-72页
        5.3.3 齿向修形方法第72-73页
    5.4 鼓形修形第73-76页
        5.4.1 概述第73页
        5.4.2 修形量的确定第73-75页
        5.4.3 鼓形量的计算和鼓形中心的确定第75-76页
    5.5 修形斜齿轮接触分析第76-81页
        5.5.1 斜齿啮合过程等效应力与时间的变化规律第76-77页
        5.5.2 不同时刻的斜齿轮等效应力云图第77页
        5.5.3 接触压力分布第77-81页
    5.6 本章小结第81-82页
第6章 结论与展望第82-84页
    6.1 结论第82页
    6.2 展望第82-84页
参考文献第84-92页
致谢第92-94页
附件第94页

论文共9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过程审核在结构件焊接过程中的应用研究
下一篇:集成视觉的运动控制平台设计及测试方法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