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电厂主要建(构)筑物沉降分析及预测
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0-17页 |
1.1 论文研究意义 | 第10-12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2-15页 |
1.3 本文的研究意义和主要研究内容 | 第15-17页 |
1.3.1 研究意义 | 第15-16页 |
1.3.2 主要研究内容 | 第16-17页 |
第2章 电厂基本概况 | 第17-20页 |
2.1 工程概况 | 第17页 |
2.2 地形地貌 | 第17页 |
2.3 工程地质条件 | 第17-19页 |
2.4 地下水条件 | 第19-20页 |
第3章 主要建(构)筑物沉降观测点的布设 | 第20-24页 |
3.1 汽轮机的沉降观测点的布设 | 第20-21页 |
3.2 主厂房的沉降观测点的布设 | 第21页 |
3.3 锅炉的沉降观测点的布设 | 第21-22页 |
3.4 烟囱的沉降观测点的布设 | 第22-24页 |
第4章 基础沉降预测系统 | 第24-31页 |
4.1 软件的开发及使用平台 | 第24页 |
4.2 软件的功能和特点 | 第24-27页 |
4.2.1 数据管理功能 | 第24-25页 |
4.2.2 数据的处理 | 第25-26页 |
4.2.3 沉降曲线分析功能 | 第26页 |
4.2.4 沉降预测功能 | 第26-27页 |
4.3 该系统中各预测方法的理论基础 | 第27-31页 |
4.3.1 双曲线法 | 第27-28页 |
4.3.2 三点法 | 第28-29页 |
4.3.3 修正指数曲线法 | 第29-31页 |
第5章 地基沉降预测 | 第31-65页 |
5.1 汽轮机的沉降预测 | 第31-44页 |
5.1.1 汽轮机沉降预测点的选取 | 第31页 |
5.1.2 汽轮机2号点的沉降预测 | 第31-35页 |
5.1.3 汽轮机3号点的沉降预测 | 第35-40页 |
5.1.4 汽轮机5号点的沉降预测 | 第40-44页 |
5.2 主厂房的沉降预测 | 第44-48页 |
5.2.1 主厂房沉降预测点的选取 | 第44页 |
5.2.2 主厂房B2号点的沉降预测 | 第44-48页 |
5.3 锅炉的沉降预测 | 第48-56页 |
5.3.1 锅炉沉降预测点的选取 | 第48页 |
5.3.2 锅炉3号点的沉降预测 | 第48-52页 |
5.3.3 锅炉8号点的沉降预测 | 第52-56页 |
5.4 烟囱的沉降预测 | 第56-65页 |
5.4.1 烟囱沉降预测点的选取 | 第56-57页 |
5.4.2 烟囱3号点的沉降预测 | 第57-60页 |
5.4.3 烟囱4号点的沉降预测 | 第60-65页 |
第6章 结论与工作展望 | 第65-68页 |
6.1 结论 | 第65-67页 |
6.1.1 关于地基沉降的影响因素的分析及结论 | 第65-66页 |
6.1.2 关于地基沉降预测的结论 | 第66-67页 |
6.2 工作展望 | 第67-68页 |
致谢 | 第68-69页 |
参考文献 | 第69-72页 |
作者简介 | 第72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 第72-7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