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矿业工程论文--矿山安全与劳动保护论文--矿井通风论文--矿井内气候条件与调节论文

红透山铜锌矿地温分布规律及控制研究

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页
第1章 绪论第11-19页
    1.1 课题背景第11-12页
    1.2 研究意义第12页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2-14页
        1.3.1 国外研究现状第12-13页
        1.3.2 国内研究现状第13-14页
    1.4 红透山铜锌矿概况第14-16页
    1.5 研究内容及方法第16-17页
        1.5.1 研究内容第16-17页
        1.5.2 研究方法第17页
    1.6 本章小结第17-19页
第2章 矿山地温测试及地温分布第19-39页
    2.1 矿山地热理论第19-20页
        2.1.1 地壳内温度分布第19页
        2.1.2 地温变化规律第19-20页
    2.2 地温测量方法第20-23页
        2.2.1 深孔测温法第20-22页
        2.2.2 浅孔测温法第22-23页
        2.2.3 两种测温方法比较第23页
    2.3 测量仪器的选取第23-26页
        2.3.1 各类钻孔测温仪第23-25页
        2.3.2 热电偶温度计第25-26页
    2.4 红透山铜锌矿地质概况第26-27页
    2.5 现场地温测试第27-32页
        2.5.1 地温测试方案第27-31页
        2.5.2 测试过程第31-32页
    2.6 红透山铜锌矿地温测试数据第32-37页
        2.6.1 地温梯度第32-35页
        2.6.2 通风冷却深度第35-36页
        2.6.3 典型矿岩热物理性质的测定第36-37页
    2.7 本章小结第37-39页
第3章 井下通风降温热交换机理研究第39-55页
    3.1 井下风流温度影响因素第39-44页
        3.1.1 地表大气第39页
        3.1.2 地热第39-41页
        3.1.3 空气绝热压缩放热第41页
        3.1.4 井下爆炸生热第41-42页
        3.1.5 机电设备放热第42-44页
    3.2 井下风流运动的能量方程第44-49页
        3.2.1 不可压缩流体的能量方程第44-46页
        3.2.2 有热湿交换时的风流能量方程第46-49页
    3.3 井下通风降温过程第49-53页
        3.3.1 风流与围岩间的热交换系数第49-51页
        3.3.2 风流与岩石的热交换第51-52页
        3.3.3 井下风流温度的变化第52-53页
    3.4 本章小结第53-55页
第4章 VENTSIM模型建立过程及模拟结果分析第55-67页
    4.1 VENTSIM软件简介第55-56页
    4.2 模型建立过程第56-59页
    4.3 红透山铜锌矿通风系统现状第59-62页
    4.4 红透山铜锌矿地温场第62页
    4.5 热模拟结果分析第62-65页
    4.6 本章小结第65-67页
第5章 高温矿井热害控制措施第67-79页
    5.1 矿井热害治理的必要性第67页
    5.2 非人工制冷降温技术第67-73页
        5.2.1 矿井开拓部署和采空区巷道布置的影响第67-69页
        5.2.2 回采工作面通风方式对风流温度的影响第69-70页
        5.2.3 开采方法及顶板管理办法对风流温度的影响第70页
        5.2.4 增加风量对风流温度的影响第70-71页
        5.2.5 循环通风第71页
        5.2.6 特殊降温方法第71-72页
        5.2.7 控制热源第72页
        5.2.8 通风系统优化第72页
        5.2.9 个体防护第72-73页
    5.3 人工制冷降温技术第73页
    5.4 红透山铜锌矿热害治理措施第73-77页
    5.5 本章小结第77-79页
第6章 结论第79-81页
参考文献第81-83页
致谢第83-85页
作者简介第85-86页

论文共8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当代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研究
下一篇:基于离子通道的短QT病理仿真研究与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