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金属学与金属工艺论文--组合机床及其加工论文--程序控制机床、数控机床及其加工论文

基于UG的精锻叶片边缘五轴加工与仿真技术研究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6页
第一章 绪论第10-17页
    1.1 课题的背景和意义第10-11页
    1.2 国内外文献综述第11-15页
        1.2.1 五轴加工的刀具轨迹规划第11-12页
        1.2.2 UG加工模块的二次开发技术第12-13页
        1.2.3 五轴加工后处理技术第13-14页
        1.2.4 仿真加工技术第14-15页
    1.3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第15-17页
第二章 叶片边缘加工刀轨规划与刀位文件自动生成第17-34页
    2.1 叶片边缘加工刀具轨迹规划第17-21页
        2.1.1 加工方式及刀具的选择第17-18页
        2.1.2 刀具运动路径的规划方法第18-19页
        2.1.3 走刀方式的选择第19页
        2.1.4 加工步长的确定第19-20页
        2.1.5 刀轴的控制方法第20-21页
    2.2 自动生成刀位文件的UG二次开发第21-25页
        2.2.1 二次开发工具的选择第21-22页
        2.2.2 应用程序菜单及对话框的定制与调用第22-24页
        2.2.3 自动生成刀位文件的二次开发流程第24-25页
    2.3 自动生成叶片边缘处刀位文件的二次开发实现第25-33页
        2.3.1 CAM入口初始化第25-26页
        2.3.2 创建操作视图对象第26-27页
        2.3.3 创建刀具第27-28页
        2.3.4 创建加工操作第28-30页
        2.3.5 创建加工模板第30-31页
        2.3.6 确定驱动方式第31-32页
        2.3.7 自动生成刀位文件第32-33页
    2.4 本章小结第33-34页
第三章 五轴加工刀位文件后处理研究第34-46页
    3.1 刀位文件中的指令格式第34-35页
    3.2 五轴机床通用运动学建模方法第35-38页
    3.3 面向五轴机床的刀位文件后处理算法第38-45页
        3.3.1 面向双转台机床的刀位文件后处理算法第39-41页
        3.3.2 面向摆头转台机床的刀位文件后处理算法第41-43页
        3.3.3 面向双摆头机床的刀位文件后处理算法第43-45页
    3.4 本章小结第45-46页
第四章 双摆头五轴机床后处理程序开发与集成第46-62页
    4.1 UG后处理的方法及原理第46-47页
        4.1.1 UG后处理的方法第46页
        4.1.2 UG/post Builder工作原理第46-47页
    4.2 双摆头五轴机床后处理程序开发第47-58页
        4.2.1 设置机床结构参数第49页
        4.2.2 设置机床运动参数第49-51页
        4.2.3 编制程序及刀轨参数的用户命令第51-58页
    4.3 双摆头五轴机床后处理程序的集成第58-61页
        4.3.1 后处理程序的注册第59-60页
        4.3.2 后处理程序的自动调用第60-61页
    4.4 本章小结第61-62页
第五章 精锻叶片边缘仿真加工与切削速率优化第62-75页
    5.1 VERICUT仿真流程第62-63页
    5.2 精锻叶片边缘仿真加工环境的建立第63-68页
        5.2.1 设置机床坐标系原点第63-64页
        5.2.2 建立仿真机床运动模型第64-65页
        5.2.3 建立刀具库文件第65-66页
        5.2.4 设置程序零点与对刀第66页
        5.2.5 读取加工代码执行仿真加工第66-68页
    5.3 精锻叶片边缘加工切削速率优化第68-73页
        5.3.1 切削速率优化方法第68-69页
        5.3.2 切削速率优化目标第69页
        5.3.3 基于VERICUT的切削速率优化第69-73页
    5.4 本章小结第73-75页
结论第75-76页
参考文献第76-80页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其他科研成果第80-82页
致谢第82页

论文共8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大变形应变诱导等温球晶化制备铝合金半固态坯料工艺研究
下一篇:基于章动传动的新型冠状齿轮减速器的设计与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