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绪论 | 第9-13页 |
第一节 研究缘起 | 第9-10页 |
一、学术研究的需要 | 第9-10页 |
二、社会实践的需要 | 第10页 |
第二节 研究现状和相关文献 | 第10-13页 |
一、学术界研究概况 | 第10-11页 |
二、苏俄二战题材影视剧中英雄主义研究概况 | 第11页 |
三、苏俄二战题材影视剧中的人文思想研究概况 | 第11-12页 |
四、学术界研究述评 | 第12-13页 |
第三节 研究方法及创新 | 第13页 |
第一章 卫国战争的胜利和俄罗斯民族精神 | 第13-21页 |
第一节 银幕之下卫国战争的惨烈 | 第13-17页 |
一、法西斯战火烧进苏联大地 | 第13-14页 |
二、卫国战争进程中的大型战役 | 第14-16页 |
三、苏联是抵御德国法西斯的中流砥柱 | 第16-17页 |
第二节 俄罗斯民族精神和共产主义力量是反法西斯之魂 | 第17-21页 |
一、俄罗斯民族精神的传统特点 | 第17-18页 |
二、卫国战争是民族精神的集中体现 | 第18-21页 |
第二章 苏俄战争电影的理论发展梳理 | 第21-29页 |
第一节 苏联电影理论大师辈出的黄金时代 | 第21-25页 |
第二节 苏联二战电影的创作方法的发展演变 | 第25-29页 |
一、“社会主义现实主义”创作方法的提出 | 第25-27页 |
二、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的诗电影 | 第27页 |
三、政治解冻后的苏联创作 | 第27-29页 |
第三章 苏俄影视剧的特殊镜头和视角之美 | 第29-39页 |
第一节 苏俄镜头下的反法西斯战争 | 第29-34页 |
一、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理念下的苏联镜头 | 第29-30页 |
二、“诗化镜头”在苏俄电影中的运用 | 第30-31页 |
三、蒙太奇在苏俄电影镜头中的运用 | 第31-32页 |
四、注重镜头情绪化在苏俄影视中的地位 | 第32-34页 |
第二节 苏俄二战影片的独特视角 | 第34-39页 |
一、战争背后的妇女视角 | 第34页 |
二、儿童视角下的卫国战争 | 第34-36页 |
三、没有战争的战争片 | 第36-39页 |
第四章 苏俄二战影片的叙事反思 | 第39-51页 |
第一节 苏俄二战电影的主题演变 | 第39-46页 |
一、战争中的英雄主义 | 第39-42页 |
二、战争对一切美好的毁灭 | 第42-44页 |
三、忠诚与背叛的精神较量 | 第44-46页 |
第二节 苏联二战影片的表现方式 | 第46-51页 |
一、生活在战争阴霾下的普通人 | 第46-48页 |
二、全景式的战争史诗 | 第48-51页 |
结语 | 第51-54页 |
参考文献 | 第54-59页 |
附录:主要参考影片 | 第59-61页 |
致谢 | 第6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