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术语及符号说明 | 第11-12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2-24页 |
1.1 细胞骨架的组成和功能 | 第12-14页 |
1.2 酵母作为实验材料研究细胞骨架的优势 | 第14页 |
1.3 酿酒酵母中肌动蛋白细胞骨架的调控 | 第14-17页 |
1.4 Coronin蛋白的研究进展 | 第17-19页 |
1.5 Septin在细胞周期调控中的研究 | 第19-22页 |
1.6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22页 |
1.7 研究内容 | 第22-24页 |
第2章 酵母双杂交研究Crn1p与Septin家族蛋白之间的相互作用 | 第24-61页 |
2.1 实验材料 | 第25-28页 |
2.1.1 实验菌株和质粒 | 第25页 |
2.1.2 主要试剂 | 第25-26页 |
2.1.3 实验仪器 | 第26页 |
2.1.4 培养基 | 第26-27页 |
2.1.5 常用试剂的配制 | 第27-28页 |
2.2 方法 | 第28-38页 |
2.2.1 酿酒酵母S288c基因组DNA的提取 | 第28-29页 |
2.2.2 目的基因片段的扩增及纯化 | 第29-33页 |
2.2.3 纯化产物与pMD19-T连接 | 第33-36页 |
2.2.4 重组质粒的构建 | 第36-38页 |
2.3 酵母双杂交和β-半乳糖苷酶活性检测筛选相互作用的蛋白质 | 第38-42页 |
2.3.1 酵母转化 | 第38-41页 |
2.3.2 β-半乳糖苷酶活性的检测 | 第41-42页 |
2.4 结果与分析 | 第42-59页 |
2.4.1 基因序列分析 | 第42-43页 |
2.4.2 酿酒酵母S288c基因组DNA的提取 | 第43-44页 |
2.4.3 重组质粒pGBKT7-CDC10的构建 | 第44-48页 |
2.4.4 重组质粒pGBKT7-CDC11的构建 | 第48-52页 |
2.4.5 酿酒酵母重组质粒pGBKT7-CDC12的构建结果 | 第52-56页 |
2.4.6 酵母双杂交实验结果 | 第56-59页 |
2.5 结论与讨论 | 第59-61页 |
2.5.1 结论 | 第59页 |
2.5.2 讨论 | 第59-61页 |
第3章 Pull-down实验验证Crn1p与Cdc11p之间的相互作用 | 第61-81页 |
3.1 实验材料 | 第61-64页 |
3.1.1 实验质粒和菌株 | 第61-62页 |
3.1.2 主要试剂 | 第62-63页 |
3.1.3 主要仪器 | 第63页 |
3.1.4 培养基 | 第63页 |
3.1.5 常用试剂的配置 | 第63-64页 |
3.2 方法 | 第64-71页 |
3.2.1 重组质粒pET28a-CDC11的构建 | 第64-70页 |
3.2.2 原核表达载体pGEX4T3CRN1的构建 | 第70-71页 |
3.3 Pull-down验证Cdc11p和Crn1p之间的相互作用 | 第71-72页 |
3.4 Western Blot | 第72-73页 |
3.5 结果与分析 | 第73-79页 |
3.5.1 CDC11基因的PCR扩增 | 第73页 |
3.5.2 pEASY-T1-CDC11阳性克隆子的筛选与鉴定 | 第73-75页 |
3.5.3 重组质粒pET28a-CDC11的构建 | 第75-77页 |
3.5.4 GST pull-down验证Cdc11p与Crn1p相互作用结果 | 第77-79页 |
3.6 结论与讨论 | 第79-81页 |
3.6.1 结论 | 第79-80页 |
3.6.2 讨论 | 第80-81页 |
第4章 免疫共沉淀实验探索Crn1p与Cdc11p之间的相互作用 | 第81-92页 |
4.1 实验材料 | 第81-83页 |
4.1.1 实验菌株和质粒 | 第81-82页 |
4.1.2 主要试剂 | 第82页 |
4.1.3 主要仪器 | 第82页 |
4.1.4 培养基 | 第82页 |
4.1.5 常用试剂的配置 | 第82-83页 |
4.2 方法 | 第83-86页 |
4.2.1 CDC11目的基因的获取和pYES3/CT载体线性化 | 第83页 |
4.2.2 CDC11目的基因与酿酒酵母表达载体pYES3/CT的连接 | 第83页 |
4.2.3 重组质粒的转化 | 第83页 |
4.2.4 菌落PCR验证 | 第83-84页 |
4.2.5 重组质粒的提取及测序 | 第84-85页 |
4.2.6 重组质粒转化酵母菌株BJ5457(CRN1-Myc)、质粒提取及PCR验证 | 第85页 |
4.2.7 Cdc11p蛋白和Crn1p蛋白在酿酒酵母中的诱导表达 | 第85页 |
4.2.8 重组融合蛋白的检测 | 第85-86页 |
4.3 结果与分析 | 第86-92页 |
4.3.1 CDC11基因片段的获取及pYES3/CT载体线性化 | 第86-87页 |
4.3.2 重组质粒pYES3/CT-CDC11的构建 | 第87页 |
4.3.3 阳性克隆子的筛选与鉴定 | 第87-90页 |
4.3.4 BJ5457(CRN1融合Myc且含pYES3/CT-CDC11)过表达菌株的构建 | 第90页 |
4.3.5 BJ5457(CRN1融合Myc且含pYES3/CT-CDC11)过表达菌株形态观察 | 第90-91页 |
4.3.6 免疫共沉淀 | 第91-92页 |
第5章 总结、创新及课题展望 | 第92-96页 |
5.1 总结 | 第92-94页 |
5.2 创新 | 第94-95页 |
5.3 课题展望 | 第95-96页 |
参考文献 | 第96-102页 |
附录 | 第102-109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 第109-110页 |
致谢 | 第11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