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小学教师专业发展面临困境与对策研究--以青岛市Y农村小学为例
摘要 | 第2-3页 |
Abstract | 第3-4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7-14页 |
一、问题的提出 | 第7-8页 |
二、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第8页 |
三、文献综述 | 第8-12页 |
(一)国内外关于“教师专业发展”的研究 | 第8-10页 |
(二)国内外关于“农村教师专业发展”的研究 | 第10-12页 |
四、主要研究内容和解决的主要问题 | 第12页 |
五、研究方法 | 第12-14页 |
第二章 农村小学教师专业发展解读 | 第14-21页 |
一、农村小学教师专业发展的内涵 | 第14-15页 |
二、农村小学教师专业发展的特点 | 第15-19页 |
三、农村小学教师专业发展的价值 | 第19-21页 |
第三章 农村小学教师专业发展的困境 | 第21-28页 |
一、在专业动力上浸润于“慵懒文化” | 第21-22页 |
二、在专业准备上顺从于“制度安排” | 第22-23页 |
三、在专业技能上迷恋于“技术至上” | 第23-24页 |
四、在专业更新上行走于“低洼湿地” | 第24-25页 |
五、在专业精神上沉醉于“幸福指数” | 第25-28页 |
第四章 农村小学教师专业发展困境的原因 | 第28-40页 |
一、日常生活的惯性 | 第28-29页 |
二、自我认同的缺失 | 第29-31页 |
三、制度管理的真空 | 第31-33页 |
四、专业协作的缺乏 | 第33-34页 |
五、反思意识的匮乏 | 第34-35页 |
六、评价制度的不公 | 第35-37页 |
七、封闭文化的限制 | 第37-40页 |
第五章 农村小学教师专业发展的提升 | 第40-45页 |
一、强化专业发展规划,增强专业热忱 | 第40-41页 |
二、打破学科壁垒,培育对话精神 | 第41-42页 |
三、强化教研组建设,提升自我认同感 | 第42-43页 |
四、生成教育智慧,体验职业幸福 | 第43页 |
五、打破封闭文化,开拓专业视野 | 第43-45页 |
结语 | 第45-46页 |
参考文献 | 第46-48页 |
附录 | 第48-54页 |
致谢 | 第54-5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