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化学工业论文--其他化学工业论文--发酵工业论文--发酵法制抗菌素论文

龟裂链霉菌土霉素途径特异激活子OtcR功能及应用研究

摘要第4-7页
abstract第7-8页
1 引言第14-44页
    1.1 链霉菌抗生素调控机制研究及提高抗生素产量的策略第15-34页
        1.1.1 链霉菌抗生素调控机制第15-27页
        1.1.2 提高链霉菌合成抗生素产量的策略第27-34页
    1.2 龟裂链霉菌土霉素生物合成机制的研究第34-38页
        1.2.1 土霉素生产菌——龟裂链霉菌第34-35页
        1.2.2 龟裂链霉菌土霉素生物合成机制第35-38页
    1.3 基因工程改造龟裂链霉菌提高土霉素产量的具体实例第38-40页
        1.3.1 敲除竞争途径提高土霉素合成所需前体第38页
        1.3.2 过表达土霉素合成聚酮合酶模块第38-39页
        1.3.3 增强土霉素分子的外排机制第39页
        1.3.4 增强土霉素途径特异性调控蛋白OtcR表达第39页
        1.3.5 过表达乙酰辅酶A羧化酶增加胞内丙二酸单酰辅酶A含量第39-40页
    1.4 国内外土霉素市场的应用及需求分析第40页
    1.5 本文研究内容、技术路线和研究意义第40-44页
        1.5.1 研究内容第40-41页
        1.5.2 技术路线第41-42页
        1.5.3 研究意义第42-44页
2 土霉素合成途径特异性激活子OTCR鉴定和功能分析第44-80页
    2.1 材料与方法第44-62页
        2.1.1 材料第44-53页
            2.1.1.1 菌株与质粒第44-47页
            2.1.1.2 引物序列第47-49页
            2.1.1.3 培养基第49-51页
            2.1.1.4 常用缓冲液第51-52页
            2.1.1.5 抗生素第52页
            2.1.1.6 主要化学试剂及酶第52-53页
            2.1.1.7 实验仪器第53页
        2.1.2 方法第53-62页
            2.1.2.1 链霉菌基因组DNA提取方法第53-54页
            2.1.2.2 大肠杆菌质粒提取方法第54页
            2.1.2.3 琼脂糖凝胶DNA回收方法第54页
            2.1.2.4 链霉菌RNA提取方法第54-55页
            2.1.2.5 Real-time qPCR及半定量PCR第55-57页
            2.1.2.6 克隆载体组装方法第57页
            2.1.2.7 大肠杆菌感受态制备及DNA载体的转化第57-58页
            2.1.2.8 链霉菌与大肠杆菌接合转移操作流程第58页
            2.1.2.9 生物量测定方法第58-59页
            2.1.2.10 基因组文库构建第59页
            2.1.2.11 途径特异性调控蛋白OtcR氨基酸序列分析第59页
            2.1.2.12 途径特异性调控基因otcR敲除及回补载体构建第59-60页
            2.1.2.13 OtcR敲除突变株发酵及土霉素检测方法第60页
            2.1.2.14 绿色荧光蛋白表征OtcR调控作用的载体及其突变株构建第60-61页
            2.1.2.15 RT-PCR检测OtcR对土霉素合成基因簇转录的影响第61-62页
    2.2 结果与分析第62-77页
        2.2.1 生物信息学分析预测OtcR蛋白结构特征第62-65页
        2.2.2 途径特异性调控基因otcR功能验证第65-68页
        2.2.3 绿色荧光蛋白表征OtcR对土霉素合成基因簇的激活作用第68-71页
        2.2.4 RT-qPCR验证OtcR促进土霉素合成基因簇转录第71-77页
    2.3 讨论第77-78页
    2.4 小结第78-80页
3 基因工程改造龟裂链霉菌M4018提高其土霉素产量第80-98页
    3.1 材料与方法第80-88页
        3.1.1 材料第80-82页
            3.1.1.1 菌株与质粒第80-81页
            3.1.1.2 引物序列第81-82页
        3.1.2 方法第82-88页
            3.1.2.1 质粒构建第82-84页
            3.1.2.2 突变株构建第84页
            3.1.2.3 化学显色法测定土霉素含量第84-85页
            3.1.2.4 LC-MS技术测定胞内丙二酸单酰辅酶A第85-86页
            3.1.2.5 DNS法测定还原糖第86-87页
            3.1.2.6 纳氏法测定氮含量第87-88页
    3.2 结果与分析第88-96页
        3.2.1 过表达OtcR促进龟裂链霉菌合成土霉素产量第88-90页
        3.2.2 启动子改造及过表达otcR促进土霉素产量提高第90-92页
        3.2.3 绿色荧光蛋白表征启动子的活性第92-93页
        3.2.4 过表达乙酰辅酶A羧化酶提高龟裂链霉菌合成土霉素产量第93-94页
        3.2.5 高产土霉素工程菌株的构建策略第94-95页
        3.2.6 高产土霉素工程菌增强碳源和氮源的利用第95-96页
    3.3 讨论第96-97页
    3.4 小结第97-98页
4 土霉素合成基因簇异源表达第98-116页
    4.1 材料与方法第98-103页
        4.1.1 材料第98-101页
            4.1.1.1 菌株和质粒第98-100页
            4.1.1.2 引物序列第100-101页
        4.1.2 方法第101-103页
            4.1.2.1 Red-ET技术重组获得土霉素合成基因簇第101页
            4.1.2.2 PCR-targeting技术敲除负调控基因otrR第101-102页
            4.1.2.3 质粒构建第102页
            4.1.2.4 异源宿主生长曲线及对土霉素耐受性分析第102页
            4.1.2.5 RT-PCR第102页
            4.1.2.6 丙二酸单酰辅酶A定量分析第102-103页
            4.1.2.7 土霉素异源表达工程菌株发酵及HPLC分析土霉素合成第103页
    4.2 结果与分析第103-112页
        4.2.1 异源表达宿主生长速率及对土霉素耐受性评价比较第103-104页
        4.2.2 土霉素合成基因簇的克隆及异源表达第104-107页
        4.2.3 增强正调控基因表达和敲除负调控基因提高土霉素产量第107-109页
        4.2.4 过表达乙酰辅酶A羧化酶提高异源宿主合成土霉素的产量第109-112页
    4.3 讨论第112-113页
    4.4 小结第113-116页
5 结论与展望第116-118页
参考文献第118-130页
致谢第130-132页
作者简介第132页

论文共13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沁水盆地北部煤层气同位素地球化学及成因研究
下一篇:超净煤分选过程中絮团形成机理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