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思文化视野中的冯骥才、林希小说研究
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8页 |
绪论 | 第11-19页 |
一 论文选题缘由 | 第11-12页 |
二 研究现状 | 第12-16页 |
三 研究思路及研究方法 | 第16-19页 |
第一章 20世纪中国文学中的反思意识 | 第19-27页 |
第一节 反思意识的概念 | 第19-21页 |
第二节 20世纪中国文学中反思意识的产生 | 第21-23页 |
第三节 新时期以来中国文学中反思意识的特点 | 第23-27页 |
第二章 冯骥才、林希小说反思意识的向度 | 第27-51页 |
第一节 政治视角:冯骥才、林希对“历史”的记录 | 第27-34页 |
一 “历史”的记录 | 第27-28页 |
二 “爱”与“恨”的交织 | 第28-34页 |
第二节 文化视角:冯骥才、林希对“文化”的审视 | 第34-43页 |
一 “文化”的审视 | 第34-35页 |
二 “传统”与“现代”的较量 | 第35-43页 |
第三节 审美视角:冯骥才、林希对“语言”的建构 | 第43-51页 |
一 “语言”的建构 | 第43-44页 |
二 “雅”与“俗”的融合 | 第44-51页 |
第三章 冯骥才、林希小说反思意识的成因 | 第51-63页 |
第一节 “体验”与“想象” | 第51-54页 |
第二节 传统文化的滋养与西方现代意识的渗透 | 第54-58页 |
第三节 转型期的文学自觉与身份定位 | 第58-63页 |
第四章 冯骥才、林希小说反思意识的意义 | 第63-73页 |
第一节 民间生存的立体描绘 | 第63-67页 |
第二节 过去、现在及未来 | 第67-70页 |
第三节 与反思同行 | 第70-73页 |
结语 | 第73-75页 |
参考文献 | 第75-81页 |
附录 | 第81-107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第107-109页 |
致谢 | 第109-110页 |
附件 | 第11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