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GIS的稀土矿区土壤重金属空间分异及污染评价研究
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1-17页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第11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1-14页 |
1.2.1 矿区土壤重金属污染研究 | 第11-12页 |
1.2.2 地统计学与GIS技术的结合研究 | 第12-13页 |
1.2.3 污染评价方法研究 | 第13-14页 |
1.3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第14页 |
1.4 创新点 | 第14-15页 |
1.5 论文组织结构 | 第15-16页 |
1.6 本章小结 | 第16-17页 |
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及数据处理 | 第17-22页 |
2.1 研究区概况 | 第17-18页 |
2.2 样品的采集与分析 | 第18-20页 |
2.2.1 样品采集 | 第18-20页 |
2.2.2 样品分析 | 第20页 |
2.3 数据预处理 | 第20-21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21-22页 |
第三章 土壤重金属空间结构特征研究 | 第22-33页 |
3.1 地统计学基本原理 | 第22-25页 |
3.1.1 假设条件 | 第22页 |
3.1.2 区域化变量 | 第22-23页 |
3.1.3 变异函数及结构分析 | 第23-25页 |
3.2 地统计分析流程图 | 第25-26页 |
3.3 数据正态分布检验和数据转换 | 第26-29页 |
3.4 最优半变异函数拟合 | 第29-32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32-33页 |
第四章 矿区土壤重金属空间分异研究 | 第33-49页 |
4.1 趋势分析 | 第33-35页 |
4.2 各种空间插值模型 | 第35-36页 |
4.3 各种插值方法对比分析 | 第36-39页 |
4.3.1 最优克里金插值方法的确定 | 第36页 |
4.3.2 最优反距离权重法的确定 | 第36-38页 |
4.3.3 最优全局多项式插值法的确定 | 第38页 |
4.3.4 最优局部多项式插值法的确定 | 第38-39页 |
4.4 最优模型的确定 | 第39-40页 |
4.5 插值结果与空间分布 | 第40-48页 |
4.6 本章小结 | 第48-49页 |
第五章 矿区土壤重金属污染评价 | 第49-57页 |
5.1 评价方法 | 第49页 |
5.2 单因子污染指数法 | 第49-53页 |
5.2.1 以背景值评价 | 第50-51页 |
5.2.2 以土壤环境质量二级标准评价 | 第51-53页 |
5.3 内梅罗指数法 | 第53-54页 |
5.4 潜在生态风险指数法 | 第54-56页 |
5.5 本章小结 | 第56-57页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第57-59页 |
6.1 研究结论 | 第57-58页 |
6.2 展望 | 第58-59页 |
参考文献 | 第59-64页 |
致谢 | 第64-65页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结果 | 第65-6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