滨海旅游活动群体拥挤感知比较研究
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1 绪论 | 第8-13页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第8-9页 |
1.1.1 研究背景 | 第8-9页 |
1.1.2 研究意义 | 第9页 |
1.2 研究内容与方法 | 第9-11页 |
1.2.1 研究内容 | 第9-10页 |
1.2.2 研究方法 | 第10-11页 |
1.3 技术路线图与创新点 | 第11-13页 |
1.3.1 技术路线图 | 第11页 |
1.3.2 主要创新点 | 第11-13页 |
2 文献综述与相关概念 | 第13-24页 |
2.1 社会承载力研究进展 | 第13-17页 |
2.1.1 国外社会承载力研究进展 | 第13-16页 |
2.1.2 国内社会承载力研究进展 | 第16-17页 |
2.2 拥挤感知研究进展 | 第17-21页 |
2.2.1 国外拥挤感知研究进展 | 第17-19页 |
2.2.2 国内拥挤感知研究进展 | 第19-21页 |
2.3 旅游承载力管理 | 第21-24页 |
2.3.1 旅游承载力的概念 | 第21页 |
2.3.2 旅游承载力管理措施 | 第21-22页 |
2.3.3 旅游承载力管理研究现状 | 第22-24页 |
3 研究设计 | 第24-39页 |
3.1 变量设置及依据 | 第24-26页 |
3.2 研究地概况 | 第26-28页 |
3.3 主要研究方法 | 第28-30页 |
3.3.1 社会规范模型 | 第28-29页 |
3.3.2 Probit模型 | 第29-30页 |
3.4 问卷设计与抽样调查 | 第30-33页 |
3.4.1 问卷设计 | 第30-33页 |
3.4.2 抽样调查 | 第33页 |
3.5 游客样本信息统计分析 | 第33-39页 |
3.5.1 性别与年龄 | 第33-35页 |
3.5.2 受教育程度与收入 | 第35-36页 |
3.5.3 职业与交通方式 | 第36-38页 |
3.5.4 旅游活动与客源地 | 第38-39页 |
4 研究结果与分析 | 第39-51页 |
4.1 游客拥挤感知描述性分析 | 第39-43页 |
4.1.1 游客对景区整体的拥挤感知 | 第39-41页 |
4.1.2 游客拥挤感知与拥挤预期比较 | 第41页 |
4.1.3 景区不同时段拥挤感知 | 第41-42页 |
4.1.4 景区不同地点拥挤感知 | 第42-43页 |
4.2 不同活动群体社会心理承载力的测定 | 第43-48页 |
4.2.1 入口处社会心理承载力 | 第43-45页 |
4.2.2 海滩处社会心理承载力 | 第45-48页 |
4.3 不同活动群体的缓解能力 | 第48-49页 |
4.4 不同活动群体偏好的管理措施 | 第49-51页 |
5 研究结论与建议 | 第51-53页 |
5.1 研究结论 | 第51-52页 |
5.2 景区管理建议 | 第52-53页 |
参考文献 | 第53-58页 |
附录A 大连滨海旅游游客拥挤感知调查问卷 | 第58-61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 第61-62页 |
致谢 | 第62-6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