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中国政治论文--国家行政管理论文--民政工作论文--其他论文

中美慈善法律制度比较研究

摘要第5-7页
Abstract第7-8页
第1章 绪论第12-19页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第12-13页
        1.1.1 选题背景第12页
        1.1.2 研究意义第12-13页
    1.2 文献综述第13-17页
        1.2.1 对“慈善事业”的广义与狭义理解第13-14页
        1.2.2 慈善组织第14-15页
        1.2.3 政府的作用第15-16页
        1.2.4 慈善事业的前景第16-17页
    1.3 研究方法第17页
        1.3.1 比较分析的方法第17页
        1.3.2 文献分析的方法第17页
    1.4 创新点第17-19页
第2章 慈善法律制度概述第19-30页
    2.1 慈善的内涵第19-21页
        2.1.1 慈善的概念第19-20页
        2.1.2 与慈善相关概念的辨析第20-21页
    2.2 慈善法律主体第21-23页
        2.2.1 受益主体第21-22页
        2.2.2 运行主体第22页
        2.2.3 施善主体第22-23页
    2.3 慈善组织的法律特征第23-24页
        2.3.1 非政府性第23页
        2.3.2 慈善性第23-24页
        2.3.3 非营利性第24页
        2.3.4 财产的捐赠性第24页
    2.4 慈善事业发展历史第24-30页
        2.4.1 国际慈善事业的发展历史第24-26页
        2.4.2 我国慈善制度发展概述第26-30页
第3章 中美慈善主体运行机制比较第30-40页
    3.1 我国慈善主体运行机制第30-34页
        3.1.1 慈善捐赠第30-32页
        3.1.2 慈善组织运作机制第32-33页
        3.1.3 志愿服务制度第33-34页
    3.2 美国慈善主体运作机制第34-40页
        3.2.1 慈善基金会分类操作第34-37页
        3.2.2 非营利组织运行制度第37-38页
        3.2.3 志愿服务法第38-40页
第4章 中美慈善税收制度比较第40-46页
    4.1 中国慈善税收制度第40-42页
        4.1.1 慈善税收制度概况第40页
        4.1.2 我国慈善捐赠税收法规第40-42页
    4.2 美国慈善税收优惠制度第42-46页
        4.2.1 捐赠的减免税第42-43页
        4.2.2 遗产重税第43-44页
        4.2.3 组织轻税第44-46页
第5章 中美慈善法律监督制度比较第46-52页
    5.1 我国慈善监督制度第46-48页
        5.1.1 慈善组织准入制度第46页
        5.1.2 慈善募集制度第46-47页
        5.1.3 慈善活动监督制度第47页
        5.1.4 信息公开制度第47-48页
    5.2 美国慈善监督制度第48-52页
        5.2.1 首席检察官制度第48-49页
        5.2.2 国内税务局监督制度第49-50页
        5.2.3 慈善组织自我约束机制第50-52页
第6章 完善我国慈善法律制度的构想第52-57页
    6.1 制定规范慈善事业的基本法第52-53页
        6.1.1 明确慈善主体法律地位第52页
        6.1.2 规范政府在慈善事业中的角色第52-53页
        6.1.3 制定慈善程序性立法第53页
    6.2 优化慈善事业激励机制第53-55页
        6.2.1 完善慈善捐赠的税收优惠制度第53-54页
        6.2.2 建立善款风险基金第54页
        6.2.3 为志愿者设立荣耀档案第54-55页
    6.3 完善慈善法律监督制度第55-57页
        6.3.1 独立的法律评定机构第55页
        6.3.2 完善信息公开制度第55页
        6.3.3 加强慈善组织监督机制第55-57页
第7章 结论第57-58页
    7.1 将慈善事业由“官办”向“官助”转变第57页
    7.2 完善法制和道德环境第57-58页
参考文献第58-61页
致谢第61-62页
作者简介第62-63页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著及获奖情况第63页

论文共6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民国时期的中国工程师学会研究
下一篇:国际法视角的政府采购法律制度比较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