滇西芦子园铅锌矿床矽卡岩矿物地球化学特征及矿床成因研究
摘要 | 第6-7页 |
Abstract | 第7-8页 |
第一章 前言 | 第11-18页 |
1.1 芦子园铅锌矿床概况 | 第11-12页 |
1.2 研究现状 | 第12-14页 |
1.2.1 矽卡岩研究现状 | 第12-13页 |
1.2.2 芦子园矿床研究现状 | 第13-14页 |
1.3 研究意义及选题依据 | 第14页 |
1.4 技术路线与研究内容 | 第14-16页 |
1.4.1 技术路线 | 第15页 |
1.4.2 研究内容 | 第15-16页 |
1.5 完成工作量 | 第16-17页 |
1.6 取得的认识和成果 | 第17-18页 |
第二章 区域地质 | 第18-25页 |
2.1 区域地层 | 第19-20页 |
2.2 区域构造特征 | 第20-22页 |
2.2.1 褶皱 | 第20-21页 |
2.2.2 断裂 | 第21-22页 |
2.3 区域岩浆岩 | 第22-23页 |
2.4 区域矿产资源 | 第23-25页 |
第三章 矿床地质特征 | 第25-40页 |
3.1 矿区地层 | 第26-27页 |
3.2 构造 | 第27-28页 |
3.2.1 褶皱 | 第27-28页 |
3.2.2 断裂 | 第28页 |
3.3 岩浆岩 | 第28-30页 |
3.4 矿体特征 | 第30页 |
3.5 矿石类型 | 第30-37页 |
3.5.1 矿石组构 | 第31-35页 |
3.5.2 矿石矿物组成 | 第35-37页 |
3.6 变质作用与围岩蚀变 | 第37-40页 |
3.6.1 变质作用 | 第37-38页 |
3.6.2 围岩蚀变 | 第38-40页 |
第四章 矽卡岩地质地球化学特征 | 第40-65页 |
4.1 不同中段矽卡岩地质特征 | 第40-42页 |
4.1.1 1400m中段 | 第40页 |
4.1.2 1375m中段 | 第40-42页 |
4.1.3 1220m中段 | 第42页 |
4.2 成矿期次划分 | 第42-43页 |
4.2.1 矽卡岩期 | 第42-43页 |
4.2.2 热液成矿期 | 第43页 |
4.2.3 表生期 | 第43页 |
4.3 主要矿物地球化学特征 | 第43-58页 |
4.3.1 矽卡岩期典型矿物地球化学特征 | 第43-54页 |
4.3.2 热液成矿期典型矿物地球化学特征 | 第54-58页 |
4.4 稀土元素特征 | 第58-65页 |
4.4.1 矽卡岩稀土元素地球化学特征 | 第58-60页 |
4.4.2 矽卡岩中稀土元素的来源及形成机制 | 第60-63页 |
4.4.3 矽卡岩稀土元素的示矿意义 | 第63-65页 |
第五章 流体包裹体地球化学特征 | 第65-73页 |
5.1 样品采集及测试 | 第65页 |
5.2 包裹体岩相学特征 | 第65-67页 |
5.3 流体包裹体均一温度、冰点温度测试 | 第67-69页 |
5.4 流体包裹体激光拉曼成分分析 | 第69-70页 |
5.5 矿床成因分析 | 第70-73页 |
第六章 结论 | 第73-74页 |
致谢 | 第74-75页 |
参考文献 | 第75-81页 |
附录A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论文目录 | 第8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