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1章 绪论 | 第9-19页 |
1.1 课题背景 | 第9页 |
1.2 结构抗震试验技术的研究与进展 | 第9-11页 |
1.2.1 拟静力试验技术 | 第9-10页 |
1.2.2 地震模拟振动台试验技术 | 第10页 |
1.2.3 拟动力试验技术 | 第10-11页 |
1.3 实时混合试验技术的研究与应用 | 第11-17页 |
1.3.1 实时混合试验的原理与实施 | 第12-13页 |
1.3.2 实时混合试验的逐步积分算法 | 第13-15页 |
1.3.3 实时混合试验的时滞估计和补偿 | 第15页 |
1.3.4 实时混合试验的误差 | 第15-16页 |
1.3.5 实时混合试验技术的应用 | 第16-17页 |
1.4 课题来源 | 第17页 |
1.5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17-19页 |
第2章 基于结构参数的位移预测时滞补偿方法 | 第19-32页 |
2.1 引言 | 第19页 |
2.2 位移预测时滞补偿方法 | 第19-22页 |
2.2.1 位移预测时滞补偿方法的原理 | 第19-20页 |
2.2.2 典型位移预测时滞补偿方法 | 第20-22页 |
2.3 基于结构参数的位移预测时滞补偿方法 | 第22-23页 |
2.4 频响函数分析 | 第23-24页 |
2.5 实时混合试验的数值模拟 | 第24-30页 |
2.5.1 作动器模型的程序实现与简化分析 | 第24-28页 |
2.5.2 时程分析 | 第28-30页 |
2.6 本章小结 | 第30-32页 |
第3章 近完全时滞补偿方法参数确定原则 | 第32-60页 |
3.1 引言 | 第32页 |
3.2 近完全时滞补偿方法的原理 | 第32-34页 |
3.3 单自由度结构实时混合试验近完全时滞补偿方法的参数确定 | 第34-47页 |
3.3.1 近完全时滞补偿方法参数的影响 | 第34-37页 |
3.3.2 参数确定条件分析 | 第37-43页 |
3.3.3 数值模拟 | 第43-47页 |
3.4 多自由度结构实时混合试验近完全时滞补偿方法的参数确定 | 第47-53页 |
3.4.1 参数确定条件分析 | 第48-50页 |
3.4.2 数值模拟 | 第50-53页 |
3.5 近完全时滞补偿方法的试验验证 | 第53-59页 |
3.5.1 试验概况 | 第53-56页 |
3.5.2 理论分析的试验验证 | 第56-57页 |
3.5.3 受迫振动实时混合试验 | 第57-59页 |
3.6 本章小结 | 第59-60页 |
第4章 基于近完全时滞补偿方法的隐式实时混合试验 | 第60-83页 |
4.1 引言 | 第60页 |
4.2 两种隐式实时混合试验方法 | 第60-66页 |
4.2.1 Shing 方法 | 第61-63页 |
4.2.2 等效力控制方法 | 第63-66页 |
4.3 基于近完全时滞补偿方法的隐式实时混合试验方法 | 第66-69页 |
4.4 数值模拟 | 第69-82页 |
4.4.1 单积分步计算精度 | 第69-71页 |
4.4.2 计算耗时 | 第71-74页 |
4.4.3 时程分析 | 第74-82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82-83页 |
结论 | 第83-85页 |
参考文献 | 第85-90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90-92页 |
致谢 | 第9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