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畜牧、动物医学、狩猎、蚕、蜂论文--动物医学(兽医学)论文--中国兽医学论文--中兽医药物学论文

中药复方宫炎净中主要有效成分的提取及抗炎活性研究

石河子大学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导师评阅表第3-6页
摘要第6-7页
Abstract第7-8页
目录第9-12页
前言第12-14页
第一章 综述第14-24页
    1 中草药制剂的研究进展第14-19页
        1.1 国内中药方剂研究的现状第14-15页
            1.1.1 中药制剂的研究进展第14页
            1.1.2 常用中药剂型的研究现状第14-15页
        1.2 中兽药制剂的研究与开发第15-16页
            1.2.1 中兽药制剂的研究现状第15-16页
            1.2.2 中兽药研究进展第16页
        1.3 中草药治疗奶牛子宫内膜炎第16-19页
            1.3.1 奶牛子宫内膜炎的发病原因第16-17页
            1.3.2 奶牛子宫内膜炎治疗进展第17-18页
            1.3.3 中草药治疗奶牛子宫内膜炎研究进展第18-19页
    2 中药提取方法的研究第19-24页
        2.1 常用中药成分提取方法第19-21页
            2.1.1 煎煮法第19-20页
            2.1.2 浸渍法第20页
            2.1.3 回流提取法第20页
            2.1.4 渗漉提取法第20-21页
        2.2 中药提取技术新进展第21-24页
            2.2.1 超临界流体萃取第21页
            2.2.2 酶法提取技术第21-22页
            2.2.3 超声提取第22-23页
            2.2.4 微波萃取第23页
            2.2.5 半仿生提取法第23页
            2.2.6 连续动态逆流提取法第23-24页
第二章 中药复方宫炎净不同溶剂提取物体外抑菌活性及稳定性研究第24-29页
    1 材料与方法第24-25页
        1.1 材料第24页
            1.1.1 实验药物第24页
            1.1.2 实验菌株第24页
            1.1.3 实验主要仪器第24页
        1.2 方法第24-25页
            1.2.1 中药复方提取物的制备第24页
            1.2.2 菌种活化及菌悬液的制备第24-25页
            1.2.3 提取物抑菌效果的测定第25页
            1.2.4 最小抑菌浓度(MIC)的测定第25页
            1.2.5 抑菌稳定性的研究第25页
    2 结果与分析第25-27页
        2.1 各提取物的抑菌效果第25-26页
        2.2 最低抑菌浓度测定结果第26页
        2.3 抑菌稳定性测定结果第26-27页
    3 讨论第27-28页
    4 结论第28-29页
第三章 中药复方宫炎净不同溶剂提取物对小鼠耳廓肿胀及毛细血管通透性的影响第29-33页
    1 材料与方法第29-30页
        1.1 材料第29页
            1.1.1 试验动物第29页
            1.1.2 试验药物第29页
            1.1.3 试验仪器第29页
        1.2 试验方法第29-30页
            1.2.1 中药复方提取物的制备第29页
            1.2.2 试验分组和小鼠耳廓肿胀率测定第29-30页
            1.2.3 试验分组和小鼠腹腔毛细血管通透性测定第30页
        1.3 统计学分析第30页
    2 结果与分析第30-31页
        2.1 对小鼠耳廓肿胀的影响第30页
        2.2 对小鼠腹腔毛细血管通透性的影响第30-31页
    3 讨论第31-32页
    4 结论第32-33页
第四章 中药复方宫炎净的乙醇提取物抗炎作用研究第33-37页
    1 材料与方法第33-34页
        1.1 材料第33页
            1.1.1 实验动物第33页
            1.1.2 实验药物第33页
            1.1.3 实验药品第33页
            1.1.4 实验仪器第33页
        1.2 方法第33-34页
            1.2.1 中药复方提取物的制备第33页
            1.2.2 实验分组和小鼠耳廓肿胀率测定第33页
            1.2.3 实验分组和小鼠足趾肿胀率的测定第33-34页
            1.2.4 棉球肉芽肿的测定第34页
        1.3 统计分析第34页
    2 结果与分析第34-35页
        2.1 小鼠耳廓肿胀率测定结果第34页
        2.2 小鼠足趾肿胀率测定结果第34-35页
        2.3 小鼠棉球肉芽肿测定结果第35页
    3 讨论第35-36页
    4 结论第36-37页
第五章 中药复方宫炎净乙醇提取物中生物碱的提取工艺及含量测定研究第37-44页
    1 材料与方法第37-39页
        1.1 材料第37页
            1.1.1 实验药物第37页
            1.1.2 实验主要仪器第37页
        1.2 方法第37-39页
            1.2.1 宫炎净中生物碱的含量测定第37-38页
            1.2.2 单因素对提取生物碱的影响实验第38-39页
            1.2.3 优化生物碱提取的正交实验第39页
    2 结果与分析第39-43页
        2.1 标准曲线第39页
        2.2 单因素对提取生物碱的影响实验结果第39-42页
            2.2.1 不同乙醇体积分数对提取生物碱的影响第39-40页
            2.2.2 不同提取时间对提取效果的影响结果第40页
            2.2.3 提取次数对试验结果的影响第40-41页
            2.2.4 溶剂用量对提取效果的影响第41-42页
        2.3 正交实验结果分析第42-43页
    3 讨论第43页
    4 结论第43-44页
全文总结第44页
创新点第44-45页
参考文献第45-52页
致谢第52-54页
作者简介第54页
硕士研究生期间发表的文章第54页

论文共5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奶牛产后不同阶段子宫炎监测及其诊断方法的研究
下一篇:犬乳腺肿瘤细胞的分离、培养及鉴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