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畜牧、动物医学、狩猎、蚕、蜂论文--动物医学(兽医学)论文--各种家畜、家禽、野生动物的疾论文--家畜论文--牛论文

奶牛产后不同阶段子宫炎监测及其诊断方法的研究

摘要第6-7页
Abstract第7-8页
论文部分缩写的中英文对照词表第12-13页
前言第13-15页
文献综述第15-27页
    1 奶牛子宫炎的病因第15-16页
        1.1 病原微生物感染第15页
        1.2 环境卫生的控制第15页
        1.3 奶牛产后疾病第15页
        1.4 人工授精操作第15页
        1.5 免疫机能第15-16页
    2 子宫内膜炎诊断方法的研究进展第16-25页
        2.1 常规诊断方法第16-17页
        2.2 细菌学诊断第17-18页
        2.3 B 型超声波诊断第18页
        2.4 细胞学诊断第18-19页
        2.5 细胞因子第19-22页
        2.6 激素方法第22-23页
        2.7 实验室诊断隐性子宫炎第23页
        2.8 病理学诊断第23-24页
        2.9 其他方法第24-25页
    3 子宫内膜炎治疗的研究进展第25-27页
        3.1 抗生素治疗第25页
        3.2 中药治疗第25-26页
        3.3 消毒药治疗第26页
        3.4 激素治疗第26-27页
试验一 应用 B 超辅助诊断荷斯坦奶牛临床子宫疾病的研究第27-35页
    1 材料与方法第27-28页
        1.1 供试动物第27页
        1.2 试验仪器及试剂第27页
        1.3 诊断方法第27-28页
    2 结果与分析第28-33页
        2.1 奶牛子宫疾病的诊断情况第28页
        2.2 典型 B 超声像图第28-33页
    3 讨论第33-35页
        3.1 奶牛子宫疾病的影像学特征第33页
        3.2 奶牛临床子宫疾病的诊断第33-35页
试验二 荷斯坦奶牛产后早期正常和患子宫炎子宫 B 超形态学变化规律研究第35-51页
    1 材料与方法第35-36页
        1.1 试验动物第35页
        1.2 试验仪器与试剂第35页
        1.3 奶牛子宫 B 超监测第35-36页
        1.4 统计分析第36页
    2 结果与分析第36-47页
        2.1 供试奶牛分组情况第36-37页
        2.2 头胎奶牛产后早期子宫 B 超形态学变化规律第37-42页
        2.3 经产奶牛产后早期子宫 B 超形态学变化规律第42-47页
    3 讨论第47-51页
        3.1 奶牛子宫颈、子宫角壁厚的测量依据问题第47-48页
        3.2 子宫测量相关指标对预判子宫炎的影响第48-49页
        3.3 产后监测时间对奶牛子宫炎诊断的影响第49页
        3.4 注意事项第49-51页
试验三 荷斯坦奶牛产后早期不同阶段子宫炎组和对照组血清中 E_2、P_4和 FSH 检测分析第51-60页
    1 材料与方法第51-52页
        1.1 试验动物与试验时间第51页
        1.2 试验仪器与试剂第51-52页
        1.3 试验方法第52页
        1.4 统计分析第52页
    2 结果与分析第52-56页
        2.1 正常组与子宫炎组奶牛 E2含量变化规律研究第52-54页
        2.2 正常组与子宫炎组奶牛 P4含量变化规律研究第54-55页
        2.3 正常组与子宫炎组奶牛 FSH 含量变化规律研究第55-56页
    3 讨论第56-60页
        3.1 奶牛产后不同阶段 E2含量变化规律研究第56-57页
        3.2 奶牛产后不同阶段 P4含量变化规律研究第57-58页
        3.3 奶牛产后不同阶段 FSH 含量变化规律研究第58-60页
试验四 荷斯坦奶牛产后早期不同阶段子宫炎组和对照组血清中 IL-8 和 TNF-a 检测分析第60-66页
    1 材料与方法第60-61页
        1.1 试验动物与试验时间第60页
        1.2 试验仪器与试剂第60页
        1.3 试验方法第60-61页
        1.4 统计分析第61页
    2 结果与分析第61-64页
        2.1 正常组与子宫炎组奶牛 IL-8 含量变化规律研究第61-62页
        2.2 正常组与子宫炎组奶牛 TNF-a 含量变化规律研究第62-64页
    3 讨论第64-66页
        3.1 奶牛产后不同阶段血清中 IL-8 含量变化规律的研究第64页
        3.2 奶牛产后不同阶段血清中 TNF-a 含量变化规律的研究第64-66页
试验五 荷斯坦奶牛隐性子宫内膜炎不同诊断方法的比较及治疗第66-72页
    1 材料与方法第66-69页
        1.1 试验动物与试验时间第66页
        1.2 试验仪器与试剂第66页
        1.3 试验方法第66-69页
    2 结果与分析第69-70页
        2.1 子宫充盈 B 超探查法检查结果第69-70页
        2.2 子宫回流液检查结果第70页
        2.3 尿液检查结果第70页
        2.4 治疗结果第70页
    3 讨论第70-72页
全文结论第72页
本研究创新点第72-73页
参考文献第73-84页
附录 1 规模化奶牛场奶牛子宫炎诊断及防治技术操作程序第84-90页
致谢第90-91页
作者简介第91页

论文共9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新疆军垦美利奴绵羊磷脂酶C zeta基因真核表达载体的构建及其表达产物功能的研究
下一篇:中药复方宫炎净中主要有效成分的提取及抗炎活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