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一章 概述 | 第9-20页 |
1.1 前言 | 第9-10页 |
1.2 杀虫剂分类及趋势 | 第10-12页 |
1.2.1 新烟碱类 | 第10页 |
1.2.2 有机磷类 | 第10页 |
1.2.3 酰胺类 | 第10-11页 |
1.2.4 拟除虫菊酯类 | 第11页 |
1.2.5 氨基甲酸酯类 | 第11页 |
1.2.6 有机氮类 | 第11页 |
1.2.7 有机氯和有机氟类 | 第11-12页 |
1.2.8 无机杀虫剂 | 第12页 |
1.2.9 植物性杀虫剂 | 第12页 |
1.2.10 微生物杀虫剂 | 第12页 |
1.2.11 昆虫生长调节剂和昆虫行为调节剂 | 第12页 |
1.3 邻甲酰氨基苯甲酰胺类杀虫剂的开发意义和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2-16页 |
1.3.1 开发意义 | 第12-13页 |
1.3.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3-16页 |
1.4 课题的提出 | 第16-20页 |
1.4.1 必要性 | 第16-17页 |
1.4.2 课题研究目标 | 第17页 |
1.4.3 课题研究内容 | 第17-18页 |
1.4.4 合成路线 | 第18-19页 |
1.4.5 反应机理 | 第19-20页 |
第二章 邻甲酰氨基苯甲酰胺类化合物的合成 | 第20-24页 |
2.1 中间体的合成 | 第20-23页 |
2.1.1 邻氨基苯甲酸的合成 | 第20页 |
2.1.2 吡啶联吡唑-5-甲酸的合成 | 第20-22页 |
2.1.3 苯并噁嗪酮的合成 | 第22-23页 |
2.2 目标化合物的合成 | 第23-24页 |
第三章 目标化合物合成试验及结果 | 第24-65页 |
3.1 仪器及试剂 | 第24页 |
3.2 邻氨基苯甲酸的合成 | 第24-26页 |
3.2.1 化合物2的合成 | 第24-25页 |
3.2.2 化合物3的合成 | 第25页 |
3.2.3 邻氨基苯甲酸4的合成 | 第25-26页 |
3.3 吡啶联吡唑-5-甲酸的合成 | 第26-28页 |
3.3.1 肼基吡啶2的合成 | 第26页 |
3.3.2 二氢吡唑羧酸酯3的合成 | 第26-27页 |
3.3.3 吡唑羧酸酯4的合成 | 第27页 |
3.3.4 化合物5的合成 | 第27页 |
3.3.5 吡唑羧酸6的合成 | 第27-28页 |
3.4 苯并噁嗪酮的合成 | 第28-41页 |
3.4.1 以邻氨基苯甲酸和3-氟甲氧基吡唑-5-羧酸为原料 | 第28-38页 |
3.4.2 以邻氨基苯甲酸和3-氯二氢吡唑-5-羧酸为原料 | 第38-40页 |
3.4.3 以2-氨基苯甲酸和3-嘧啶基吡唑-5-羧酸为原料 | 第40-41页 |
3.5 目标化合物的合成 | 第41-65页 |
第四章 杀虫活性测试及评价 | 第65-76页 |
4.1 杀虫活性测试方法 | 第65页 |
4.2 结果与分析 | 第65-76页 |
4.2.1 对小菜蛾测定结果 | 第65页 |
4.2.2 对蚜虫、红蜘蛛、稻飞虱测定结果 | 第65-76页 |
第五章 结论 | 第76-78页 |
参考文献 | 第78-80页 |
附录 | 第80-86页 |
致谢 | 第86-87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8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