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航空、航天论文--航空港(站)、机场及其技术管理论文--空中管制与飞行调度论文

终端区交通态势识别研究

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页
第一章 绪论第9-15页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第9-10页
    1.2 研究现状第10-13页
        1.2.1 国外现状第10-11页
        1.2.2 国内现状第11-13页
    1.3 本文研究目标和内容第13-15页
第二章 终端区交通态势的基础知识概述第15-26页
    2.1 终端区交通态势模型构建第15-16页
        2.1.1 态势理论第15页
        2.1.2 终端区交通态势识别理论第15-16页
    2.2 模糊推理方法第16-22页
        2.2.1 基本原理第16-21页
        2.2.2 应用及优缺点第21-22页
    2.3 模糊聚类算法第22-23页
    2.4 粗糙集理论基本知识第23-25页
    2.5 粗糙集理论应用的基本算法步骤第25页
    2.6 本章小结第25-26页
第三章 基于模糊C均值(FCM)的终端区交通态势识别方法研究第26-38页
    3.1 终端区交通态势影响因素第26-28页
    3.2 复杂度概念及计算方法第28-30页
        3.2.1 空中交通复杂度的定义第28-29页
        3.2.2 复杂度的计算第29-30页
    3.3 基于模糊C均值(FCM)的终端区交通态势识别研究第30-34页
        3.3.1 基于模糊C均值(FCM)的终端区交通态势识别研究方法第30-31页
        3.3.2 基于模糊C均值(FCM)的终端区交通态势识别步骤第31-34页
    3.4 基于模糊C均值(FCM)的终端区交通态势识别的算例分析第34-37页
        3.4.1 识别对象集和指标集的确定第34-36页
        3.4.2 决策表处理及结果第36-37页
    3.5 本章小结第37-38页
第四章 基于模糊C均值(FCM)-粗糙集的终端区交通态势识别研究第38-51页
    4.1 基于模糊C均值(FCM)-粗糙集的终端区交通态势识别研究方法第38页
    4.2 终端区交通态势识别的影响因素第38-39页
    4.3 不均衡度概念及计算方法第39-42页
        4.3.1 洛伦茨曲线原理第40页
        4.3.2 洛伦茨曲线基本形态分析第40-41页
        4.3.3 不均衡度计算方法第41-42页
    4.4 基于模糊C均值(FCM)-粗糙集的终端区交通态势识别第42-44页
    4.5 基于模糊C均值(FCM)-粗糙集的终端区交通态势识别的算例分析第44-50页
        4.5.1 识别对象集和指标集的确定第44-45页
        4.5.2 决策表离散化处理第45-46页
        4.5.3 条件属性简约、重要性及权重第46-47页
        4.5.4 建立模糊关系矩阵第47-48页
        4.5.5 建立模糊综合评判矩阵第48-50页
    4.6 本章小结第50-51页
第五章 算例仿真及分析第51-61页
    5.1 终端区交通态势识别系统的建立第51-54页
    5.2 基于模糊C均值(FCM)的终端区交通态势识别算例仿真第54-58页
    5.3 基于模糊C均值(FCM)-粗糙集的终端区交通态势识别算例仿真第58-59页
    5.4 两种识别系统输出结果的比较分析第59-60页
    5.5 本章小结第60-61页
第六章 总结和展望第61-63页
    6.1 论文主要工作总结第61-62页
        6.1.1 工作总结第61页
        6.1.2 主要创新点第61-62页
    6.2 未来工作展望第62-63页
致谢第63-64页
参考文献第64-68页
作者简介第68页

论文共6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自由飞行下最小安全距离研究
下一篇:TD-LTE航空无线宽带信号接入问题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