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15页 |
1.1 引言 | 第10页 |
1.2 课题背景 | 第10-11页 |
1.3 课题研究的现状 | 第11-15页 |
1.3.1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1-12页 |
1.3.2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2-13页 |
1.3.3 课题研究的意义 | 第13-15页 |
第二章 航空无线宽带信号接入网的规划 | 第15-27页 |
2.1 信号接入的编码 | 第15-17页 |
2.2 信号接入网络的总体结构 | 第17-19页 |
2.3 信号接入网的设计 | 第19-25页 |
2.3.1 地面基站信号接入模型 | 第19-21页 |
2.3.2 卫星中继信号接入模型 | 第21-22页 |
2.3.3 高空平台信号接入模型 | 第22-25页 |
2.4 三种信号接入网的综合分析 | 第25-26页 |
2.4.1 三种信号接入网优劣的分析 | 第25页 |
2.4.2 三种信号接入网的适应环境 | 第25-26页 |
2.5 本章小结 | 第26-27页 |
第三章 信号接入隔离问题和损耗的解决 | 第27-41页 |
3.1 隔离距离的概述 | 第27-28页 |
3.2 隔离度的概述 | 第28-32页 |
3.2.1 隔离度的定义 | 第28-29页 |
3.2.2 影响隔离度要素的分析 | 第29-30页 |
3.2.3 机体电磁环境的分析 | 第30-32页 |
3.3 隔离度的求解 | 第32-37页 |
3.3.1 改进的混合法求解隔离度的模型 | 第33-36页 |
3.3.2 算例分析 | 第36-37页 |
3.4 信号接入损耗的处理 | 第37-40页 |
3.4.1 损耗原因的分析 | 第37页 |
3.4.2 损耗抑制模型的设计 | 第37-39页 |
3.4.3 改进的切换模型的设计 | 第39-40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40-41页 |
第四章 航空无线宽带信号接入ICI的解决 | 第41-48页 |
4.1 信号接入ICI的概述 | 第41页 |
4.2 信号接入ICI抑制算法 | 第41-42页 |
4.2.1 均衡器的概述 | 第41-42页 |
4.2.2 航空网络均衡技术的原理 | 第42页 |
4.3 优化的ICI抑制算法 | 第42-45页 |
4.4 算例分析 | 第45-47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47-48页 |
第五章 信号接入Doppler频偏的解决 | 第48-57页 |
5.1 信号接入Doppler频偏概述 | 第48-49页 |
5.1.1 Doppler频偏的原因 | 第48页 |
5.1.2 Doppler频偏的函数表达 | 第48-49页 |
5.2 信号接入Doppler频偏的危害 | 第49-51页 |
5.3 Rake处理Doppler频偏的设计 | 第51-53页 |
5.3.1 Rake处理Doppler频偏的思路 | 第51页 |
5.3.2 算例分析 | 第51-53页 |
5.4 信号接入Doppler频偏的预处理 | 第53-56页 |
5.4.1 优化的信号接入Doppler预处理模型 | 第53-54页 |
5.4.2 算例分析 | 第54-56页 |
5.5 Doppler的频谱规划抑制法 | 第56页 |
5.6 本章小结 | 第56-57页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第57-59页 |
6.1 结论 | 第57页 |
6.2 展望 | 第57-59页 |
致谢 | 第59-60页 |
参考文献 | 第60-63页 |
作者简介 | 第6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