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1 绪论 | 第9-12页 |
1.1 选题背景 | 第9页 |
1.2 选题意义 | 第9-10页 |
1.3 研究内容 | 第10页 |
1.4 研究方法 | 第10-12页 |
2 文献综述 | 第12-15页 |
2.1 关于小微信贷概念的研究 | 第12页 |
2.2 关于小微信贷风险识别的研究 | 第12-13页 |
2.3 关于小微信贷风险评估的研究 | 第13-14页 |
2.4 关于小微信贷风险防控的研究 | 第14页 |
2.5 文献综述评价 | 第14-15页 |
3 JN银行A分行小微信贷管理现状及存在问题 | 第15-25页 |
3.1 JN银行A分行小微信贷业务发展现状 | 第15-18页 |
3.1.1 JN银行A分行基本情况 | 第15页 |
3.1.2 小微信贷规模与结构 | 第15-16页 |
3.1.3 小微信贷资产质量 | 第16-18页 |
3.2 JN银行A分行小微信贷管理现状 | 第18-20页 |
3.2.1 小微信贷管理原则 | 第18页 |
3.2.2 小微信贷运行流程 | 第18-20页 |
3.3 JN银行A分行小微信贷风险管理存在的问题 | 第20-22页 |
3.3.1 风险识别中存在的问题 | 第20-21页 |
3.3.2 风险评估中存在的问题 | 第21页 |
3.3.3 风险控制中存在的问题 | 第21-22页 |
3.4 JN银行A分行信贷风险管理问题原因分析 | 第22-25页 |
3.4.1 外部因素 | 第22-23页 |
3.4.2 内部因素 | 第23-25页 |
4 小微企业信贷风险识别 | 第25-31页 |
4.1 贷前调查风险识别 | 第25-27页 |
4.1.1 借款人外部风险识别 | 第25-26页 |
4.1.2 借款人内部风险因素 | 第26-27页 |
4.2 贷中审查风险因素 | 第27-29页 |
4.2.1 银企信息不对称 | 第27-29页 |
4.2.2 审查审批不客观 | 第29页 |
4.3 贷后管理风险因素 | 第29-31页 |
4.3.1 贷款资金挪用 | 第29页 |
4.3.2 贷后检查流于形式 | 第29-31页 |
5 小微企业信贷风险评估 | 第31-48页 |
5.1 贷前风险评估 | 第31-38页 |
5.1.1 严格遵守贷前调查5C原则 | 第31页 |
5.1.2 规范贷前调查流程 | 第31-33页 |
5.1.3 财务因素定性分析 | 第33-34页 |
5.1.4 非财务因素定量分析 | 第34-38页 |
5.2 贷中风险评估 | 第38-45页 |
5.2.1 注重信息交叉验证 | 第38-41页 |
5.2.2 注重财务信息分析 | 第41-45页 |
5.2.3 注重行业的特殊性质 | 第45页 |
5.3 贷后风险评估 | 第45-48页 |
5.3.1 全面风险管理理论 | 第45-46页 |
5.3.2 加强数据监测诊断分析 | 第46-48页 |
6 小微企业信贷风险防范 | 第48-57页 |
6.1 确立完善的贷前调查流程 | 第48-52页 |
6.1.1 审慎选择客户 | 第48页 |
6.1.2 认真调查客户 | 第48-52页 |
6.2 构建严格的贷款审查程序 | 第52-53页 |
6.2.1 严把授信准入关 | 第52页 |
6.2.2 加强内外部信息查询 | 第52页 |
6.2.3 加强财务报表真实性的审查 | 第52-53页 |
6.2.4 掌握企业真实的资金流向 | 第53页 |
6.2.5 关注企业主个人发家史 | 第53页 |
6.2.6 把握特殊抵质押物的风险 | 第53页 |
6.3 实施全面的贷后追踪检查 | 第53-55页 |
6.3.1 充分把握宏观经济走势,提高风险控制意识 | 第53页 |
6.3.2 建立高效的风险监控机制,健全风险预警机制 | 第53-54页 |
6.3.3 把控主要风险点,实现贷后精细化管理 | 第54页 |
6.3.4 完善贷后监控工具,提升贷款质量管控水平 | 第54-55页 |
6.4 建立健全授信管理制度 | 第55-57页 |
6.4.1 建设高素质信贷人才培养机制 | 第55页 |
6.4.2 建立业务退出机制 | 第55-56页 |
6.4.3 完善责任追究制度 | 第56-57页 |
结论 | 第57-58页 |
致谢 | 第58-59页 |
参考文献 | 第59-62页 |
附录 | 第62-6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