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页 |
1. 绪论 | 第10-16页 |
1.1 研究的背景 | 第10-11页 |
1.2 研究的内容 | 第11-12页 |
1.3 研究的方法 | 第12-13页 |
1.4 研究的意义 | 第13-16页 |
1.4.1 理论意义 | 第13页 |
1.4.2 实践意义 | 第13-16页 |
2. 文献综述 | 第16-23页 |
2.1 研究的现状 | 第16-17页 |
2.2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7-19页 |
2.3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9-23页 |
3. 研究设计 | 第23-26页 |
3.1 初中生数学学习状况研究设计 | 第23-24页 |
3.1.1 初中生数学学习状况问卷调查的设计 | 第23页 |
3.1.2 初中生数学学习状况问卷调查的对象 | 第23页 |
3.1.3 初中生数学学习状况问卷调查的工具 | 第23-24页 |
3.1.4 初中生数学学习状况问卷调查的过程 | 第24页 |
3.2 初中生数学学习认知调查设计 | 第24-25页 |
3.2.1 初中生数学学习认知问卷调查的设计 | 第24页 |
3.2.2 初中生数学学习认知问卷调查的对象 | 第24页 |
3.2.3 初中生数学学习认知问卷调查的工具 | 第24-25页 |
3.2.4 初中生数学学习认知问卷调查的过程 | 第25页 |
3.3 成绩分析研究设计 | 第25-26页 |
3.3.1 成绩分析研究的对象 | 第25页 |
3.3.2 成绩分析研究的工具 | 第25页 |
3.3.3 成绩分析研究的过程 | 第25-26页 |
4. 研究结果的分析与讨论 | 第26-34页 |
4.1 初中生数学学习状况问卷状况的结果分析 | 第26-29页 |
4.1.1 初中阶段男女生数学学习兴趣的结果分析 | 第26页 |
4.1.2 初中阶段男女生数学学习注意力的结果分析 | 第26-27页 |
4.1.3 初中阶段男女生数学知识点接受能力的结果分析 | 第27页 |
4.1.4 初中阶段男女生数学学习方法的结果分析 | 第27-28页 |
4.1.5 男女生数学学习在时间上的差异分析 | 第28页 |
4.1.6 男女生数学学习自信程度的差异分析 | 第28页 |
4.1.7 初中阶段男女生内容重视的结果分析 | 第28-29页 |
4.2 初中生数学学习认知问卷调查结果分析 | 第29-32页 |
4.3 成绩结果分析 | 第32-34页 |
4.3.1 八年级第二学期数学期中考试成绩分析 | 第32页 |
4.3.2 八年级第二学期数学期末考试成绩分析 | 第32-34页 |
5. 男女生数学学习存在显著差异的原因分析 | 第34-41页 |
5.1 智力因素 | 第34-36页 |
5.1.1 男女生的性格特点与心理素质的不同 | 第34页 |
5.1.2 男女生的思维方式不同 | 第34-35页 |
5.1.3 男女生的识记方式不同 | 第35-36页 |
5.1.4 男女生的感知能力不同 | 第36页 |
5.2 非智力因素 | 第36-41页 |
5.2.1 女生普遍对数学不感兴趣 | 第36-37页 |
5.2.2 男女生数学成绩稳定性差异 | 第37页 |
5.2.3 女生自身的性格特点 | 第37-38页 |
5.2.4 女生的思维特点和情感特点 | 第38-39页 |
5.2.5 数学教师的变更 | 第39-40页 |
5.2.6 男女生在数学解题条件创造性的差异 | 第40-41页 |
6. 减小男女生数学学习差异的对策 | 第41-45页 |
6.1 树立正确的性别差异观念 | 第41页 |
6.2 科学选取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 | 第41-42页 |
6.3 学生自身的改善 | 第42-45页 |
7. 结论与展望 | 第45-48页 |
7.1 研究的主要结论 | 第45-47页 |
7.2 研究局限和展望 | 第47-48页 |
参考文献 | 第48-50页 |
附录1 | 第50-52页 |
附录2 | 第52-53页 |
附录3 | 第53-58页 |
附录4 | 第58-63页 |
致谢 | 第6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