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发生教学法的对数教学研究与实践
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1. 问题的提出 | 第10-16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10-14页 |
1.1.1 数学中的对数 | 第10-11页 |
1.1.2 对数在教材中的编排 | 第11页 |
1.1.3 近年来高考卷中的对数内容 | 第11-14页 |
1.1.4 对数在课程标准中的地位 | 第14页 |
1.2 研究问题 | 第14-15页 |
1.3 研究意义 | 第15-16页 |
2. 文献综述 | 第16-21页 |
2.1 国内相关研究 | 第16-19页 |
2.2 国外相关研究 | 第19-21页 |
3. 研究设计 | 第21-23页 |
3.1 研究思路 | 第21页 |
3.2 研究方法 | 第21-22页 |
3.3 研究工具 | 第22-23页 |
4. 发生教学法 | 第23-28页 |
4.1 发生教学法的历史溯源 | 第23-24页 |
4.2 发生教学法的理论基础 | 第24-26页 |
4.3 发生教学法与数学史 | 第26页 |
4.4 基于发生教学法的教学设计 | 第26-28页 |
5. 对数的历史现象学 | 第28-36页 |
5.1 对数思想的起源 | 第28-29页 |
5.2 对数的发明 | 第29-33页 |
5.2.1 纳皮尔及其贡献 | 第29-31页 |
5.2.2 比尔吉及其贡献 | 第31-33页 |
5.3 对数的发展 | 第33-36页 |
5.3.1 布里格斯及其常用对数 | 第33-34页 |
5.3.2 自然对数 | 第34-36页 |
6. 调查及访谈设计与分析 | 第36-52页 |
6.1 调查与访谈的设计 | 第36-37页 |
6.1.1 调查与访谈的目的 | 第36页 |
6.1.2 调查与访谈的对象 | 第36页 |
6.1.3 调查卷的设计 | 第36-37页 |
6.1.4 访问提纲的设计 | 第37页 |
6.2 调查卷及访谈的实施 | 第37-38页 |
6.3 调查分析 | 第38-49页 |
6.3.1 学生问卷的分析 | 第38-46页 |
6.3.2 测试卷分析 | 第46-49页 |
6.4 访谈结果及分析 | 第49-52页 |
6.4.1 教师访谈结果 | 第49-50页 |
6.4.2 研究生访谈结果 | 第50-51页 |
6.4.3 教师访谈与研究生访谈结果比较分析 | 第51-52页 |
7. 对数概念教学分析及教学设计 | 第52-58页 |
7.1 对数与指数教学顺序分析 | 第52-53页 |
7.2 对数概念及其历史重构分析 | 第53-54页 |
7.3 对数概念的教学设计 | 第54-58页 |
8. 研究结论及教学启示 | 第58-60页 |
8.1 研究结论 | 第58-59页 |
8.2 教学启示 | 第59-60页 |
参考文献 | 第60-63页 |
附录1 对数概念教学研究问卷调查 | 第63-65页 |
附录2 关于对数教学访谈提纲 | 第65-66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66-67页 |
致谢 | 第67-6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