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5-6页 |
| ABSTRACT | 第6-7页 |
| 符号对照表 | 第11-12页 |
| 缩略语对照表 | 第12-15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15-21页 |
| 1.1 课题背景 | 第15-17页 |
| 1.1.1 图像压缩技术 | 第15-16页 |
| 1.1.2 容错与加固技术 | 第16-17页 |
| 1.2 研究现状 | 第17-18页 |
| 1.3 本文创新 | 第18-19页 |
| 1.4 本文结构 | 第19-21页 |
| 第二章 基于动态重配置技术的自适应容错设计方法研究 | 第21-33页 |
| 2.1 Xilinx FPGA基本结构与可重配置单元 | 第21-24页 |
| 2.1.1 可配置逻辑模块(CLB) | 第22页 |
| 2.1.2 可配置输入输出模块(IOB) | 第22-23页 |
| 2.1.3 块存储资源(BRAM) | 第23页 |
| 2.1.4 互连资源(Interconnect) | 第23页 |
| 2.1.5 其他资源 | 第23-24页 |
| 2.2 基于SRAM-FPGA的动态重配置技术 | 第24-28页 |
| 2.2.1 配置原理 | 第24-25页 |
| 2.2.2 配置帧解析 | 第25-27页 |
| 2.2.3 可重配置接 | 第27-28页 |
| 2.3 自适应容错系统设计方法论 | 第28-32页 |
| 2.3.1 自适应容错系统架构 | 第30页 |
| 2.3.2 检错机制与策略 | 第30-32页 |
| 2.3.3 错误定位 | 第32页 |
| 2.3.4 错误自修复策略 | 第32页 |
| 2.4 本章小结 | 第32-33页 |
| 第三章 CCSDS星载图像压缩算法 | 第33-41页 |
| 3.1 CCSDS-IDC算法简介 | 第33-34页 |
| 3.2 离散小波变换 | 第34-36页 |
| 3.3 位平面编码 | 第36-39页 |
| 3.3.1 系数集合划分与分段编码 | 第36-37页 |
| 3.3.2 编码流程 | 第37-39页 |
| 3.4 CCSDS-IDC算法硬件结构 | 第39页 |
| 3.5 CCSDS-IDC自适应容错的可行性分析 | 第39-40页 |
| 3.6 本章小结 | 第40-41页 |
| 第四章 CCSDS-IDC算法的自适应容错系统设计 | 第41-71页 |
| 4.1 基于PLB总线的MicroBlaze软核处理器 | 第41-46页 |
| 4.1.1 MicroBlaze软核处理器 | 第42页 |
| 4.1.2 软硬件协同设计思想 | 第42-45页 |
| 4.1.3 PLB片内总线 | 第45-46页 |
| 4.2 自适应容错系统设计 | 第46-49页 |
| 4.2.1 控制流部分 | 第47-48页 |
| 4.2.2 数据流部分 | 第48-49页 |
| 4.3 系统功能单元设计 | 第49-69页 |
| 4.3.1 基于MicroBlaze的以太网通信平台设计 | 第49-52页 |
| 4.3.2 共享存储机制设计 | 第52-59页 |
| 4.3.3 ICAP_Ctrl配置控制单元设计 | 第59-67页 |
| 4.3.4 检错单元设计 | 第67-69页 |
| 4.4 本章小结 | 第69-71页 |
| 第五章 系统测试验证与性能分析 | 第71-77页 |
| 5.1 测试平台设计与工作流程 | 第71-73页 |
| 5.2 系统性能分析 | 第73-76页 |
| 5.2.1 逻辑资源占用统计 | 第73页 |
| 5.2.2 测试结果分析 | 第73-76页 |
| 5.3 本章小结 | 第76-77页 |
| 第六章 结论和展望 | 第77-79页 |
| 6.1 研究结论 | 第77页 |
| 6.2 研究展望 | 第77-79页 |
| 参考文献 | 第79-81页 |
| 致谢 | 第81-83页 |
| 作者简介 | 第83-8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