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7-8页 |
英文摘要 | 第8-9页 |
英文缩略词表 | 第10-11页 |
前言 | 第11-13页 |
研究方案 | 第13-18页 |
1.诊断标准 | 第13-14页 |
1.1 西医诊断标准 | 第13-14页 |
1.2 中医诊断标准 | 第14页 |
2. 病例选择 | 第14-15页 |
2.1 病例来源 | 第14-15页 |
2.2 纳入病例标准 | 第15页 |
2.3 排除病例标准 | 第15页 |
2.4 病例的剔除、脱落和终止标准 | 第15页 |
3.治疗方案 | 第15-16页 |
3.1 一般治疗 | 第15-16页 |
3.2 药物治疗 | 第16页 |
4.观察指标 | 第16-18页 |
4.1安全性观测 | 第16页 |
4.2 疗效性观测 | 第16-17页 |
4.3 疗效判定标准 | 第17-18页 |
4.3.1 疗效判定标准 | 第17-18页 |
4.3.2 证候疗效判定标准 | 第18页 |
5.统计方法 | 第18页 |
结果 | 第18-25页 |
1. 剔除和脱落情况 | 第18-19页 |
2. 一般资料的比较 | 第19-22页 |
2.1 性别、年龄、病程的比较 | 第19-20页 |
2.2 两组患者治疗前中医证候总积分及单项证候积分比较 | 第20-21页 |
2.3 治疗前两组患者ALT及胆红素比较 | 第21-22页 |
3. 疗效评价 | 第22-24页 |
4. 安全性观测结果 | 第24-25页 |
分析与讨论 | 第25-29页 |
1. 中医对非酒精性脂肪肝的认识 | 第25页 |
2. 西医对非酒精性脂肪肝的认识及研究现状 | 第25-26页 |
3. 导师对NAFLD的学术思想 | 第26页 |
4. 泽荷四君汤的方义解析 | 第26-27页 |
5. 本课题的数据分析 | 第27-28页 |
6. 未来与展望 | 第28-29页 |
结论 | 第29-30页 |
参考文献 | 第30-33页 |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的中西医研究进展 | 第33-42页 |
1. 西医学对NAFLD的认识 | 第33-34页 |
2. 病因及发病机制 | 第34-36页 |
2.1 西医病因及发病机制 | 第34-36页 |
3. 西医治疗 | 第36-39页 |
3.1 西药治疗 | 第36-38页 |
3.1.1 增加胰岛素敏感性,减轻胰岛素抵抗的药物 | 第36-37页 |
3.1.2 保护肝细胞的药物 | 第37页 |
3.1.3 降低血脂的药物 | 第37-38页 |
3.1.4 治疗内毒素血症的药物 | 第38页 |
3.2 减肥治疗 | 第38页 |
3.3 微生态制剂 | 第38页 |
3.4 手术治疗 | 第38-39页 |
4. 中医学对脂肪肝的认识 | 第39页 |
5.中药治疗 | 第39-41页 |
5.1 辨证治疗 | 第39-40页 |
5.2 单味药 | 第40页 |
5.3 中成药 | 第40-41页 |
5.4 中医特色疗法 | 第41页 |
6. 问题与展望 | 第41-42页 |
参考文献 | 第42-47页 |
附录 | 第47-48页 |
致谢 | 第4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