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医药、卫生论文--基础医学论文--医学微生物学(病原细菌学、病原微生物学)论文--病原细菌论文

鲍曼不动杆菌突变株中耐多粘菌素相关基因的定位与验证

摘要第2-3页
Abstract第3-4页
英文缩写说明第7-8页
第1章 引言第8-15页
    1.1 鲍曼不动杆菌简介第8页
    1.2 鲍曼不动杆菌的遗传改造第8-13页
        1.2.1 外源基因导入鲍曼不动杆菌的方法第8-10页
        1.2.2 鲍曼不动杆菌基因组改造技术第10-13页
    1.3 鲍曼不动杆菌耐药现状第13-14页
    1.4 研究的立项依据和意义第14-15页
第2章 耐多粘菌素突变株转座子插入位点定位及表型验证第15-38页
    2.1 前言第15-16页
    2.2 材料与方法第16-30页
        2.2.1 菌株与质粒第16页
        2.2.2 实验试剂第16页
        2.2.3 主要仪器第16-17页
        2.2.4 耐多粘菌素突变株插入位点的定位第17-19页
        2.2.5 回补质粒的构建并转入突变株第19-24页
        2.2.6 回补菌株对多粘菌素MIC测定第24-25页
        2.2.7 基因敲除株的构建第25-30页
    2.3 实验结果第30-36页
        2.3.1 耐多粘菌素突变株转座子插入位点第30页
        2.3.2 回补质粒构建第30-33页
        2.3.3 回补菌株对多粘菌素的表型验证第33-34页
        2.3.4 DJ41_1093 基因敲除株的构建与表型验证第34-36页
    2.4 讨论第36-37页
    2.5 本章小结第37-38页
第3章 细菌双杂交实验验证DJ41_1093 位点的作用靶点第38-55页
    3.1 前言第38-39页
    3.2 材料与方法第39-49页
        3.2.1 菌株与质粒第39页
        3.2.2 实验试剂第39-42页
        3.2.3 主要仪器第42页
        3.2.4 细菌双杂交质粒构建第42-46页
        3.2.5 Western-blot检测蛋白表达第46-48页
        3.2.6 细菌双杂交第48-49页
    3.3 实验结果第49-53页
        3.3.1 细菌双杂交质粒构建及验证第49-50页
        3.3.2 细菌双杂交质粒目标蛋白的检测第50-52页
        3.3.3 细菌双杂交验证第52-53页
    3.4 讨论第53-54页
    3.5 本章小结第54-55页
第4章 全文总结与展望第55-57页
    4.1 全文总结第55-56页
    4.2 展望第56-57页
参考文献第57-61页
附录 常规实验方法第61-64页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所获奖励第64-65页
致谢第65-66页

论文共6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含砷难处理金矿石生物氧化提金基础与工程化研究
下一篇:硫化铜矿浸矿细菌超微结构与吸附机理及SFORase的纯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