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矿业工程论文--选矿论文--金属矿选矿论文

含砷难处理金矿石生物氧化提金基础与工程化研究

第一章 综述第12-28页
    1.1 生物氧化(浸出)技术在矿冶领域的发展应用现状第12-15页
    1.2 细菌的培养与氧化机理的研究第15-19页
        1.2.1 生物氧化预处理细菌的种类和特性第16-17页
        1.2.2 生物氧化过程不同菌种的作用第17页
        1.2.3 细菌的来源第17-18页
        1.2.4 优良菌种的选育和驯化第18-19页
        1.2.5 细菌的测定和计量第19页
    1.3 生物氧化(浸出)技术应用的研究第19-25页
        1.3.1 生物氧化(浸出)的类型第20页
        1.3.2 工业上生物氧化(浸出)的方法第20-21页
        1.3.3 生物氧化的影响因素第21-25页
    1.4 生物氧化预处理技术在难处理金矿石处理上的应用第25-28页
        1.4.1 难处理金矿石的特点及需要预处理的原因第25页
        1.4.2 难处理金矿石的预处理方法第25-26页
        1.4.3 生物氧化预处理的特点、对难处理金矿石的适应性及其原则流程第26-28页
第二章 试样与研究方法第28-31页
    2.1 矿物样品第28-29页
    2.2 菌种和培养基第29页
    2.3 试验研究方法第29页
        2.3.1 纯矿物试验第29页
        2.3.2 氧化体系因素试验第29页
    2.4 试验用设备及测试仪器第29-30页
        2.4.1 试验设备第30页
        2.4.2 测试仪器第30页
    2.5 工程化研究方法第30-31页
第三章 细菌氧化硫化矿物的微观机理研究第31-48页
    3.1 纯矿物生物氧化研究第31-42页
        3.1.1 纯黄铁矿的氧化第31-35页
        3.1.2 毒砂的氧化第35-41页
        3.1.3 T.t菌对毒砂的氧化研究第41-42页
    3.2 含砷浮选硫化金精矿的生物氧化第42-44页
    3.3 生物氧化机理讨论及模型第44-48页
第四章 生物氧化体系物理化学因素研究第48-70页
    4.1 导言第48页
    4.2 矿物晶体结构对生物氧化过程的影响第48-50页
    4.3 体系温度对生物氧化过程的影响第50-54页
    4.4 充气量对溶液中溶解氧含量的影响第54-55页
    4.5 溶液中溶解氧的含量与生物氧化速率的关系第55-57页
    4.6 溶液中二氧化碳的含量与生物氧化关系第57-60页
    4.7 固体矿物含量与生物氧化过程的关系第60-61页
    4.8 固体颗粒粒径对生物氧化过程的影响第61-64页
    4.9 溶液的剪切强度对生物生长及生物氧化过程的影响第64-67页
    4.10 溶液中有害离子对生物氧化的影响和细菌的生长规律第67-70页
第五章 生物氧化体系的电化学研究第70-82页
    5.1 FE~(2+)的含量的影响第70-71页
    5.2 氧化菌种及FE~(3+)/FE~(2+)的比值关系第71-74页
    5.3 生物氧化过程中氧化还原电位的变化第74-77页
    5.4 毒砂的生物氧化电化学机理第77-82页
        5.4.1 毒砂的生物氧化机理第78-80页
        5.4.2 溶液中As~(3+)及As~(5+)对生物氧化过程的影响第80-82页
第六章 生物氧化预处理提金工艺研究与工程实践第82-101页
    6.1 生物氧化预处理提金工艺研究第82-93页
        6.1.1 难处理金矿石的生物氧化第82-83页
        6.1.2 给料的工艺矿物学性质对生物氧化过程的影响第83-84页
        6.1.3 生物氧化工艺的平衡计算第84-88页
        6.1.4 难处理金矿石生物氧化后有害离子的分离脱除及其工艺第88页
        6.1.5 脱除有害离子后的固体矿物碱性浸出原理第88-93页
    6.2 生物氧化预处理提金工艺工程化几个关键系统的研究第93-98页
        6.2.1 高效节能生物氧化反应槽的研究第93-97页
        6.2.2 多孔充气溶氧及剪切分散系统第97页
        6.2.3 生物氧化后有害离子的脱除分离系统第97-98页
        6.2.4 含有害离子的氧化废液中和处理系统第98页
        6.2.5 生物氧化工艺所需的辅助系统第98页
    6.3 工艺流程第98页
    6.4 生产实践第98-101页
第七章 生物氧化工艺的废渣及废液处理第101-106页
    7.1 导言第101页
    7.2 含有害离子的氧化废液中和原理第101-105页
        7.2.1 铁砷摩尔比第101-102页
        7.2.2 pH值第102-105页
    7.3 氧化废液中和后的废渣处理第105-106页
第八章 结论第106-109页
参考文献第109-134页
致谢第134-135页
攻读学位期间主要的研究成果第135页

论文共13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初中低年级英语绘本阅读教学实践有效性研究
下一篇:鲍曼不动杆菌突变株中耐多粘菌素相关基因的定位与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