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1-19页 |
1.1 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 第11-12页 |
1.1.1 选题的背景 | 第11-12页 |
1.1.2 选题的研究意义 | 第12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 第12-16页 |
1.2.1 供应商选择与评价 | 第12-14页 |
1.2.2 供应商质量契约管理 | 第14-16页 |
1.2.3 现有研究现状不足 | 第16页 |
1.3 研究思路和内容 | 第16-18页 |
1.3.1 研究思路 | 第16-17页 |
1.3.2 研究内容 | 第17-18页 |
1.4 本章小结 | 第18-19页 |
第二章 相关理论概述 | 第19-28页 |
2.1 供应商管理 | 第19-23页 |
2.1.1 供应商管理的概念 | 第19页 |
2.1.2 供应商的选择与评价 | 第19-21页 |
2.1.3 供应商分类 | 第21-23页 |
2.2 供应商质量控制 | 第23-25页 |
2.2.1 供应商质量定义 | 第23页 |
2.2.2 供应商质量管理模式 | 第23-24页 |
2.2.3 供应商质量控制策略 | 第24-25页 |
2.3 委托代理理论 | 第25-27页 |
2.3.1 委托代理基本概念 | 第25页 |
2.3.2 委托代理基本假设 | 第25-26页 |
2.3.3 委托代理基本模型 | 第26-27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27-28页 |
第三章 S公司供应商质量管理现状 | 第28-40页 |
3.1 S公司简介 | 第28-30页 |
3.2 S公司供应商评价体系现状 | 第30-37页 |
3.2.1 S公司供应商评价指标制定情况 | 第30-34页 |
3.2.2 S公司供应商分类 | 第34-37页 |
3.3 S公司供应商质量契约现状 | 第37-38页 |
3.4 存在的问题 | 第38-39页 |
3.4.1 供应商评价体系 | 第38页 |
3.4.2 供应商质量契约 | 第38-39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39-40页 |
第四章 S公司供应商评价体系改进 | 第40-61页 |
4.1 供应商评价指标改进 | 第40-48页 |
4.2 基于组合赋权的供应商评价分类模型 | 第48-52页 |
4.2.1 基于AHP法的供应商评价权重确立 | 第48-50页 |
4.2.2 基于熵值法的供应商评价权重确立 | 第50-51页 |
4.2.3 基于综合权重和线性加权法的供应商评价分类 | 第51-52页 |
4.3 实际应用 | 第52-60页 |
4.3.1 供应商评价过程 | 第52-58页 |
4.3.2 供应商评价及分类结果 | 第58-60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60-61页 |
第五章 S公司供应商质量契约改进 | 第61-78页 |
5.1 符号说明和基本假设 | 第61-63页 |
5.2 S公司现有供应商质量契约分析 | 第63-64页 |
5.3 一般供应商与S公司的质量契约设计及分析 | 第64-68页 |
5.3.1 供应商信息隐匿情况下的模型分析 | 第65-67页 |
5.3.2 双方信息对称情况下的模型分析 | 第67-68页 |
5.4 优秀供应商与S公司的质量契约设计 | 第68-71页 |
5.4.1 供应商信息隐匿情况下的模型分析 | 第69-71页 |
5.4.2 双方信息对称情况下的模型分析 | 第71页 |
5.5 实际应用 | 第71-77页 |
5.5.1 S公司现有供应商质量契约实例分析 | 第72页 |
5.5.2 一般供应商与S公司的质量契约应用分析 | 第72-73页 |
5.5.3 优秀供应商与S公司的质量契约应用分析 | 第73-75页 |
5.5.4 各契约对比分析及建议对策 | 第75-77页 |
5.6 本章小结 | 第77-78页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第78-80页 |
6.1 全文总结 | 第78页 |
6.2 研究展望 | 第78-80页 |
参考文献 | 第80-83页 |
致谢 | 第83-84页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84-85页 |
附录 I | 第85-8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