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4页 |
| Abstract | 第4-6页 |
| 缩略词(Abbreviations) | 第6-8页 |
| 目录 | 第8-11页 |
| 第一章 文献综述与研究意义 | 第11-28页 |
| ·钝顶螺旋藻的生物学研究进展及产业化发展状况 | 第11-16页 |
| ·螺旋藻的发现,分类及分布 | 第11-12页 |
| ·螺旋藻的生理学特性研究 | 第12-15页 |
| ·螺旋藻的开发应用及养殖概况 | 第15-16页 |
| ·阳光UV辐射与蓝藻关系的研究进展 | 第16-23页 |
| ·阳光UV辐射对蓝藻的伤害作用 | 第17-21页 |
| ·藻类对紫外辐射的适应机制 | 第21-23页 |
| ·盐胁迫与蓝藻关系的研究进展 | 第23-27页 |
| ·盐胁迫对藻类光合作用的影响 | 第23-25页 |
| ·蓝藻的耐盐机理 | 第25-27页 |
|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27-28页 |
| 第二章 阳光紫外辐射和盐胁迫的耦合效应对钝顶螺旋藻的影响 | 第28-59页 |
| ·前言 | 第28-29页 |
| ·实验材料 | 第29-31页 |
| ·藻种及室内培养 | 第29页 |
| ·培养基组成 | 第29-30页 |
| ·实验处理 | 第30-31页 |
| ·测定方法 | 第31-36页 |
| ·太阳辐射的测定 | 第31页 |
| ·光化学效率的测定 | 第31-32页 |
| ·形态观察 | 第32页 |
| ·色素、蛋白含量、干重及相对生长率的测定 | 第32-33页 |
| ·丙二醛(MDA)含量的测定 | 第33页 |
| ·螺旋藻类囊体膜的提取 | 第33-34页 |
| ·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DS-PAGE) | 第34页 |
| ·Western blot | 第34-36页 |
| ·数据统计与分析 | 第36页 |
| ·结果与分析 | 第36-56页 |
| ·盐胁迫对钝顶螺旋藻D-0083 光合作用的影响 | 第36-39页 |
| ·螺旋藻439 PS II光化学效率的变化 | 第39-41页 |
| ·UV辐射与盐胁迫的耦合效应对D1 蛋白含量的影响 | 第41-46页 |
| ·藻丝形态变化情况 | 第46-51页 |
| ·阳光紫外辐射和盐胁迫的耦合效应对色素的影响 | 第51-54页 |
| ·UV辐射与盐胁迫的耦合效应对MDA的影响 | 第54-55页 |
| ·辐射与螺旋藻的生长 | 第55-56页 |
| ·讨论 | 第56-59页 |
| 第三章 盐胁迫对螺旋藻光合作用的影响 | 第59-72页 |
| ·材料和方法 | 第59-62页 |
| ·藻种及室内培养 | 第59页 |
| ·盐胁迫处理 | 第59页 |
| ·UV 辐射处理 | 第59-60页 |
| ·叶绿素荧光参数的测定 | 第60-61页 |
| ·色素及蛋白含量的测定 | 第61页 |
| ·光合放氧及电子传递链活性的测定 | 第61-62页 |
| ·数据统计与分析 | 第62页 |
| ·结果与分析 | 第62-69页 |
| ·PS II 光化学效率变化 | 第62-65页 |
| ·盐处理对光合色素的影响 | 第65-67页 |
| ·光合参数 | 第67-68页 |
| ·盐胁迫对螺旋藻光合放氧及电子传递链活性的影响 | 第68-69页 |
| ·讨论 | 第69-72页 |
| 总结 | 第72-73页 |
| 参考文献 | 第73-89页 |
| 文章发表情况 | 第89-90页 |
| 致谢 | 第9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