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8页 |
缩略词 | 第8-9页 |
目录 | 第9-12页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12-20页 |
·坛紫菜及其生活史 | 第12-15页 |
·坛紫菜的生物学特性 | 第12-13页 |
·坛紫菜的繁殖方式和生活史 | 第13-14页 |
·坛紫菜自由丝状体 | 第14-15页 |
·重金属与海藻 | 第15-18页 |
·重金属对海藻的影响 | 第15-16页 |
·铜对海藻的毒性效应 | 第16-17页 |
·海藻对重金属的耐性机制与解毒能力 | 第17-18页 |
·本文的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18-20页 |
第二章 实验方法 | 第20-27页 |
·实验材料及仪器 | 第20-21页 |
·实验材料 | 第20页 |
·实验仪器 | 第20-21页 |
·实验方法 | 第21-26页 |
·生长的测定 | 第21页 |
·叶绿素a 和类胡萝卜素含量的测定 | 第21页 |
·藻胆蛋白含量的测定 | 第21-22页 |
·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的测定 | 第22-23页 |
·过氧化氢酶(CAT)活性的测定 | 第23-24页 |
·丙二醛(MDA)含量的测定 | 第24-25页 |
·贝壳丝状体放散量的测定 | 第25-26页 |
·半抑制浓度与安全浓度 | 第26页 |
·统计与分析 | 第26-27页 |
第三章 不同浓度的铜离子对坛紫菜叶状体生理生态影响 | 第27-50页 |
·实验设计 | 第27-28页 |
·急性毒理试验 | 第27页 |
·慢性毒理试验 | 第27-28页 |
·实验结果 | 第28-41页 |
·不同浓度的铜离子对坛紫菜叶状体生长的影响 | 第28-31页 |
·不同浓度的铜离子对坛紫菜叶状体光和色素的影响 | 第31-37页 |
·不同浓度的铜离子对坛紫菜叶状体抗氧化防御系统的影响 | 第37-41页 |
·讨论 | 第41-49页 |
·不同浓度的Cu~(2+)对坛紫菜叶状体生长的影响 | 第41-47页 |
·不同浓度的Cu~(2+)对坛紫菜叶状体光合色素的影响 | 第47-48页 |
·不同浓度的Cu~(2+)对坛紫菜叶状体抗氧化防御系统的影响 | 第48-49页 |
·小结 | 第49-50页 |
第四章 不同浓度的铜离子对坛紫菜丝状体的生理生态影响 | 第50-65页 |
·实验设计 | 第50-51页 |
·自由丝状体实验 | 第50页 |
·贝壳丝状体壳孢子放散实验 | 第50-51页 |
·实验结果 | 第51-61页 |
·不同浓度的铜离子对坛紫菜自由丝状体生长的影响 | 第51页 |
·不同浓度的铜离子对坛紫菜自由丝状体光合色素的影响 | 第51-52页 |
·不同浓度的铜离子对坛紫菜自由丝状体抗氧化防御系统的影响 | 第52-53页 |
·不同浓度的铜离子对坛紫菜贝壳丝状体壳孢子放散的影响 | 第53-61页 |
·讨论 | 第61-64页 |
·不同浓度的Cu~(2+)对坛紫菜自由丝状体生长的影响 | 第61-62页 |
·不同浓度的Cu~(2+)对坛紫菜自由丝状体光合色素的影响 | 第62页 |
·不同浓度的Cu~(2+)对坛紫菜自由丝状体抗氧化系统的影响 | 第62-63页 |
·不同浓度的Cu~(2+)对坛紫菜贝壳丝状体壳孢子放散的影响 | 第63-64页 |
·小结 | 第64-65页 |
第五章 结论 | 第65-69页 |
·Cu~(2+)对坛紫菜生活史各阶段的生理生化综合分析 | 第65页 |
·坛紫菜叶状体与自由丝状体在Cu~(2+)急性毒性下的IC_(50) 和安全浓度SC | 第65-67页 |
·总结 | 第67-69页 |
参考文献 | 第69-76页 |
发表和撰写的论文 | 第76-77页 |
致谢 | 第7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