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1 绪论 | 第8-13页 |
1.1 问题的提出 | 第8页 |
1.2 研究意义和创新之处 | 第8-10页 |
1.3 研究方法与理论 | 第10页 |
1.4 国内外的研究现状综述 | 第10-13页 |
2 接受新场域的产生 | 第13-17页 |
2.1 豆瓣读书的发展概况 | 第13-15页 |
2.2 接受新场域的结构 | 第15-17页 |
3 接受数据的整理 | 第17-42页 |
3.1 作家作品的关注度 | 第17-21页 |
3.2 作品的评价量 | 第21-30页 |
3.3 作家的热门话题 | 第30-36页 |
3.4 书评概况 | 第36-40页 |
3.5 用户身份的调查 | 第40-42页 |
4 接受转型的意义 | 第42-63页 |
4.1 接受热度:秩序的重构 | 第42-48页 |
4.2 讨论方式:公共性的回归 | 第48-56页 |
4.3 读者功用:“业余性”的生成 | 第56-59页 |
4.4 展望:专家的参与 | 第59-63页 |
结语 | 第63-64页 |
参考文献 | 第64-71页 |
致谢 | 第71-7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