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谢 | 第7-8页 |
摘要 | 第8-10页 |
Abstract | 第10-12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7-31页 |
1.1 燃料电池的研究背景,意义及应用 | 第17-18页 |
1.2 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概述 | 第18-21页 |
1.2.1 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PEMFC)的特点与工作原理 | 第18-19页 |
1.2.2 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的电极极化 | 第19-20页 |
1.2.3 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的结构 | 第20-21页 |
1.3 PEMFC的电解质 | 第21-23页 |
1.3.1 质子交换膜的国内外现状 | 第21-22页 |
1.3.2 PEMFC的电解质材料特点 | 第22页 |
1.3.3 PEMFC的电解质的类型 | 第22-23页 |
1.4 高温固体酸质子膜 | 第23-25页 |
1.4.1 高温固体质子膜的介绍 | 第23页 |
1.4.2 无机固体酸质子膜介绍 | 第23-24页 |
1.4.3 无机固体酸结构特征及其导电机理 | 第24-25页 |
1.5 介孔材料 | 第25-27页 |
1.5.1 介孔材料的简介 | 第25页 |
1.5.2 介孔材料表征的特点 | 第25-26页 |
1.5.3 介孔材料的合成方法 | 第26页 |
1.5.4 介孔材料的应用 | 第26-27页 |
1.6 氧化石墨烯 | 第27-29页 |
1.6.1 氧化石墨的简介 | 第27页 |
1.6.2 氧化石墨烯的制备 | 第27页 |
1.6.3 氧化石墨烯的应用 | 第27-29页 |
1.7 磷酸硼 | 第29-30页 |
1.7.1 磷酸硼的介绍 | 第29页 |
1.7.2 磷酸硼的应用 | 第29-30页 |
1.8 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及目的和意义 | 第30-31页 |
第二章 GO掺杂的CeP_2O_7/BPO_4电解质的制备及其性能表征 | 第31-41页 |
2.1 引言 | 第31-32页 |
2.2 实验部分 | 第32-35页 |
2.2.1 实验原料及基本配方 | 第32页 |
2.2.2 实验仪器 | 第32页 |
2.2.3 试验流程 | 第32-33页 |
2.2.4 性能表征 | 第33-35页 |
2.3 实验结果与讨论 | 第35-40页 |
2.3.1 CeP_2O_7/BPO_4和CeP_2O_7/BPO_4/GO粉体的物相分析 | 第36页 |
2.3.2 CeP_2O_7/BPO_4和CeP_2O_7/BPO_4/GO粉体的红外分析 | 第36-37页 |
2.3.3 CeP_2O_7/BPO_4和CeP_2O_7/BPO_4/GO烧结体断面的微观形貌 | 第37-38页 |
2.3.4 CeP_2O_7/BPO_4和CeP_2O_7/BPO_4/GO的热重分析 | 第38页 |
2.3.5 CeP_2O_7/BPO_4和CeP_2O_7/BPO_4/GO的电导率分析 | 第38-39页 |
2.3.6 CeP_2O_7/BPO_4和CeP_2O_7/BPO_4/GO单电池的输出性能研究 | 第39-40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40-41页 |
第三章 Ce~(3+)掺杂的CeP_2O_7电解质的制备及其性能表征 | 第41-50页 |
3.1 引言 | 第41-42页 |
3.2 实验部分 | 第42-44页 |
3.2.1 实验原料 | 第42页 |
3.2.2 实验仪器 | 第42页 |
3.2.3 试验流程 | 第42-43页 |
3.2.4 性能表征 | 第43-44页 |
3.3 结果与讨论 | 第44-49页 |
3.3.1 CeP_2O_7和Ce_(0.9)Ce_(0.1)P_2O_7粉体XRD结果分析 | 第44-45页 |
3.3.2 CeP_2O_7和Ce_(0.9)Ce_(0.1)P_2O_7的电解质断面的显微组织 | 第45-46页 |
3.3.3 CeP_2O_7和Ce_(0.9)Ce_(0.1)P_2O_7的红外分析 | 第46页 |
3.3.4 Ce元素的XPS分析 | 第46-47页 |
3.3.5 CeP_2O_7和Ce_(0.9)Ce_(0.1)P_2O_7的热重分析 | 第47页 |
3.3.6 CeP_2O_7和Ce_(0.9)Ce_(0.1)P_2O_7的电导率 | 第47-48页 |
3.3.7 CeP_2O_7和Ce_(0.9)Ce_(0.1)P_2O_7单电池的输出性能 | 第48-49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49-50页 |
第四章 介孔SnP_2O_7电解质的制备及其性能表征 | 第50-61页 |
4.1 引言 | 第50页 |
4.2 实验制备 | 第50-53页 |
4.2.1 实验原料 | 第50-51页 |
4.2.2 实验仪器 | 第51页 |
4.2.3 试验流程 | 第51-52页 |
4.2.4 性能表征 | 第52-53页 |
4.3 实验结果与讨论 | 第53-59页 |
4.3.1 XRD分析 | 第53-54页 |
4.3.2 粉体激光粒度分析 | 第54-55页 |
4.3.3 界面分析 | 第55页 |
4.3.4 孔隙分布分析 | 第55-56页 |
4.3.5 烧结体的显微组织 | 第56页 |
4.3.6 SnP_2O_7和介孔SnP_2O_7热重分析 | 第56-57页 |
4.3.7 SnP_2O_7和介孔SnP_2O_7的电导率分析 | 第57-58页 |
4.3.8 SnP_2O_7和介孔SnP_2O_7的单电池性能 | 第58-59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59-61页 |
第五章 全文总结和展望 | 第61-63页 |
参考文献 | 第63-69页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论文 | 第6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