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法律论文--中国法律论文--财政法论文--金融法论文--证券管理法令论文

证券欺诈的民事法律责任制度研究--从实体法与程序法交错的视角

内容摘要第2-3页
Abstract第3-4页
引言第7-8页
第一章 证券欺诈民事责任的基本理论第8-16页
    第一节 证券欺诈的含义第8页
    第二节 证券欺诈的主要类型及特点第8-11页
        一、证券欺诈的主要类型第8-10页
        二、证券欺诈的特点第10-11页
    第三节 证券欺诈民事责任的制度价值第11-13页
        一、证券欺诈民事责任的涵义第11页
        二、证券欺诈民事责任的制度价值第11-13页
    第四节 我国证券欺诈的现状和成因分析第13-16页
        一、我国证券欺诈的现状第13-14页
        二、证券欺诈的成因分析第14-16页
            (一) 市场及社会原因第14页
            (二) 法律层面的原因第14-16页
第二章、证券欺诈的民事责任的构成要件第16-31页
    第一节 一般证券欺诈民事责任的构成要件第16-17页
        一、主体要件第16页
        二、主观方面的形式和内容第16页
        三、客观的行为方式第16页
        四、因果关系问题第16-17页
    第二节 虚假陈述的民事责任第17-22页
        一、虚假陈述行为的界定第17-18页
        二、虚假陈述民事责任的主体第18-19页
        三、证券虚假陈述民事责任的归责原则第19-20页
        四、证券虚假陈述民事责任的因果关系第20-21页
        五、证券虚假陈述民事责任的范围第21-22页
    第三节 内幕交易的民事责任第22-31页
        一、内幕交易民事责任的法理基础第23页
        二、内幕交易民事责任的性质和归责原则第23-25页
        三、内幕交易民事责任的构成要件第25-31页
第三章、证券欺诈民事诉讼模式与诉讼机制第31-40页
    第一节 我国现行民事诉讼模式发展与存在的困难第31-32页
        一、我国证券民事诉讼模式的发展及弱点第31-32页
    第二节 各国证券诉讼模式之比较第32-35页
        一、美国的集团诉讼模式第32-34页
        二、日本的选定当事人诉讼模式第34页
        三、德国的团体诉讼模式第34-35页
    第三节 构建我国证券民事诉讼模式的思考第35-40页
        一、民事诉讼模式的现实选择第35页
        二、我国证券民事诉讼模式的立法构想第35-38页
        三、我国证券欺诈民事诉讼前置程序第38-40页
参考文献第40-43页
后记第43-44页

论文共4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论检察机关在食品安全民事公益诉讼中的角色和地位
下一篇:从《楚辞》与《诗经》的关系看楚文化的华夏化--以屈原作品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