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27页 |
1.1 C_3N_4的简介 | 第10-11页 |
1.2 g-C_3N_4的制备 | 第11-13页 |
1.2.1 固相反应法 | 第11-12页 |
1.2.2 溶剂热法 | 第12页 |
1.2.3 电化学沉积法 | 第12-13页 |
1.2.4 热聚合法 | 第13页 |
1.3 g-C_3N_4的形貌 | 第13-18页 |
1.3.1 g-C_3N_4纳米片 | 第13-14页 |
1.3.2 g-C_3N_4纳米棒 | 第14-15页 |
1.3.3 g-C_3N_4纳米带 | 第15-16页 |
1.3.4 g-C_3N_4纳米管 | 第16-17页 |
1.3.5 g-C_3N_4空心球 | 第17-18页 |
1.4 g-C_3N_4的应用 | 第18-20页 |
1.4.1 清洁能源方面 | 第18页 |
1.4.2 环境污染方面 | 第18-19页 |
1.4.3 燃料电池方面 | 第19页 |
1.4.4 传感方面 | 第19-20页 |
1.5 g-C_3N_4的理论研究 | 第20-21页 |
1.6 本论文的意义 | 第21-22页 |
参考文献 | 第22-27页 |
第二章 第一性原理计算的理论基础 | 第27-37页 |
2.1 密度泛函理论 | 第27-34页 |
2.1.1 Thomas-Fermi模型 | 第27-28页 |
2.1.2 Hartree-Fork近似 | 第28-29页 |
2.1.3 Hohenberg-Kohn定理 | 第29-31页 |
2.1.4 Khon-Sham方程 | 第31-32页 |
2.1.5 交换关联泛函 | 第32-34页 |
2.2 计算软件 | 第34-35页 |
2.2.1 CASTEP软件 | 第34-35页 |
2.2.2 DMol~3软件 | 第35页 |
参考文献 | 第35-37页 |
第三章 石墨相C_3N_4碳位掺杂的电子和光学性质分析 | 第37-51页 |
3.1 引言 | 第37-38页 |
3.2 计算方法 | 第38页 |
3.3 结果与讨论 | 第38-48页 |
3.3.1 g-C_3N_4的结构 | 第38-40页 |
3.3.2 g-C_3N_4掺杂体系的晶体结构 | 第40-41页 |
3.3.3 g-C_3N_4掺杂体系的形成能 | 第41页 |
3.3.4 g-C_3N_4掺杂体系的能带结构及态密度 | 第41-44页 |
3.3.5 g-C_3N_4掺杂体系的光学性质 | 第44-48页 |
3.4 本章小节 | 第48-49页 |
参考文献 | 第49-51页 |
第四章 石墨相g-C_3N_4在高压下的第一性原理研究 | 第51-66页 |
4.1 引言 | 第51-52页 |
4.2 计算方法 | 第52-53页 |
4.3 结果与讨论 | 第53-62页 |
4.3.1 几何结构 | 第53-54页 |
4.3.2 电子结构 | 第54-56页 |
4.3.3 光学性质 | 第56-57页 |
4.3.4 弹性性质 | 第57-60页 |
4.3.5 热力学性质 | 第60-62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62-63页 |
参考文献 | 第63-66页 |
第五章 单层石墨相C_3N_4锂掺杂的第一性原理研究 | 第66-78页 |
5.1 引言 | 第66-67页 |
5.2 计算方法 | 第67页 |
5.3 结果与讨论 | 第67-75页 |
5.3.1 Li/g-C_3N_4的几何结构 | 第67-69页 |
5.3.2 Li/g-C_3N_4的电子结构 | 第69-71页 |
5.3.3 Li/g-C_3N_4的光学性质 | 第71-72页 |
5.3.4 Li/g-C_3N_4的热力学性质 | 第72-74页 |
5.3.5 Li/g-C_3N_4的功函数 | 第74-75页 |
5.4 本章小节 | 第75-76页 |
参考文献 | 第76-78页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第78-80页 |
6.1 结论 | 第78-79页 |
6.2 展望 | 第79-80页 |
致谢 | 第80-81页 |
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8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