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无线电电子学、电信技术论文--基本电子电路论文--振荡技术、振荡器论文--振荡器论文

DRM/DAB接收机中的高性能宽带压控振荡器设计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页
第1章 绪论第8-12页
    1.1 课题背景与意义第8页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8-9页
    1.3 研究内容与设计指标第9-10页
        1.3.1 研究内容第9-10页
        1.3.2 设计指标第10页
    1.4 论文组织第10-12页
第2章 VCO设计基础第12-28页
    2.1 压控振荡器第12-16页
        2.1.1 压控振荡器的数学模型第12-13页
        2.1.2 振荡器的分析和仿真方法第13-16页
    2.2 可变电容第16-18页
        2.2.1 变容二极管第16页
        2.2.2 MOS变容管第16-18页
    2.3 相位噪声第18-25页
        2.3.1 相位噪声定义第18页
        2.3.2 振荡器的相位噪声模型第18-24页
        2.3.3 系统设计角度的相位噪声第24-25页
    2.4 宽带VCO的振荡幅度第25-26页
    2.5 本章小结第26-28页
第3章 宽带VCO结构选择第28-54页
    3.1 宽带VCO的结构第28-30页
        3.1.1 电感阵列结构第28页
        3.1.2 窄带VCO阵列结构第28-29页
        3.1.3 开关电容阵列结构第29-30页
    3.2 偏置电路的选择第30-32页
    3.3 交叉耦合对管的选择第32-37页
    3.4 尾电流源噪声的抑制结构第37-39页
    3.5 电感的选择第39-43页
        3.5.1 常用的电感种类第39页
        3.5.2 片上电感的选择第39-43页
    3.6 开关固定电容的选择第43-46页
    3.7 可变电容的选择第46-47页
    3.8 低压控增益变化的实现结构第47-50页
    3.9 振荡输出幅度的控制结构第50-51页
        3.9.1 数字反馈环路控制第50页
        3.9.2 模拟反馈环路控制第50-51页
    3.10 输出缓冲电路的设计第51-53页
    3.11 本章小结第53-54页
第4章 振荡器的优化与仿真第54-72页
    4.1 相位噪声的优化分析第54-55页
    4.2 交叉耦合管的参数优化第55-56页
    4.3 电流镜的优化第56-57页
    4.4 模拟反馈环路的优化第57-58页
    4.5 可变电容阵列和控制电路的优化第58-59页
    4.6 前仿真结果第59-64页
        4.6.1 时域振荡状态仿真第60-61页
        4.6.2 频率压控曲线与压控增益第61-62页
        4.6.3 相位噪声第62-64页
        4.6.4 前仿真结果与设计指标对比第64页
    4.7 版图设计第64-65页
    4.8 后仿真结果第65-70页
        4.8.1 时域振荡状态仿真第65-67页
        4.8.2 频率压控曲线与压控增益第67-68页
        4.8.3 相位噪声第68-70页
        4.8.4 前后仿真结果与设计指标对比第70页
    4.9 本章小结第70-72页
第5章 总结与展望第72-74页
    5.1 总结第72页
    5.2 展望第72-74页
参考文献第74-78页
致谢第78-80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第80页

论文共8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中国外汇干预、有效汇率与股票市场价格关系的研究--基于时变参数向量自回归模型的实证研究
下一篇:油桐长链脂酰辅酶A合成酶基因的克隆与功能表达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