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8-14页 |
1.1 课题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 第8-9页 |
1.2 国内外脱硝技术应用现状 | 第9-10页 |
1.3 SCR烟气微观脱硝机理 | 第10-12页 |
1.4 工艺流程 | 第12-13页 |
1.5 研究主要内容 | 第13-14页 |
第二章 燃煤烟气脱硝反应器内流场数值模拟的数学模型 | 第14-20页 |
2.1 SCR过程数值模拟的优点 | 第14页 |
2.2 SCR过程数学模型的选择 | 第14-20页 |
2.2.1 基本方程 | 第14-15页 |
2.2.2 流动模型 | 第15-16页 |
2.2.2.1 双方程模型 | 第15-16页 |
2.2.2.2 本文所选用的流动模型 | 第16页 |
2.2.3 多孔介质模型 | 第16-18页 |
2.2.4 物质输运模型 | 第18-20页 |
第三章 构件设置及无导流装置的烟气脱硝反应器系统的数值模拟 | 第20-33页 |
3.1 物理原型与数值模拟优化要求 | 第20-22页 |
3.1.1 物理原型 | 第20-22页 |
3.1.2 数值模拟优化要求 | 第22页 |
3.1.3 模拟参数 | 第22页 |
3.2 数值模拟计算方法与步骤 | 第22-25页 |
3.2.1 数值模拟步骤 | 第22-23页 |
3.2.2 模型建立与网格划分 | 第23页 |
3.2.3 计算模型的选取 | 第23-24页 |
3.2.4 边界条件的设定 | 第24-25页 |
3.3 氨喷射系统及整流器设置方案 | 第25-29页 |
3.3.1 氨喷射系统 | 第25-26页 |
3.3.2 氨/烟气混合系统 | 第26-27页 |
3.3.3 整流器布置方案 | 第27-29页 |
3.4 烟气脱硝反应器原始设计方案的CFD模拟 | 第29-33页 |
第四章 烟气脱硝系统导流装置设计及其寻优 | 第33-54页 |
4.1 不同导流板设计及结构优化方案的筛选 | 第33-52页 |
4.1.1 仿真模拟方案一 | 第33-39页 |
4.1.2 仿真模拟方案二 | 第39-46页 |
4.1.3 仿真模拟方案三 | 第46-52页 |
4.2 本章小结 | 第52-54页 |
第五章 氨喷射系统流场模拟 | 第54-59页 |
5.1 氨喷射系统 | 第54-56页 |
5.2 喷氨气流速度对混合性能影响 | 第56-58页 |
5.3 本章小结 | 第58-59页 |
第六章 最优方案在不同工况下的运行分析 | 第59-71页 |
6.1 最优方案 70%ECR负荷工况 | 第59-64页 |
6.2 最优方案 40%ECR负荷工况 | 第64-70页 |
6.3 本章小结 | 第70-71页 |
第七章PIV技术在模型试验中的应用 | 第71-78页 |
7.1 粒子图像测速技术简介 | 第71-72页 |
7.1.1 PIV的工作原理 | 第71-72页 |
7.2 PIV系统的组成 | 第72-75页 |
7.2.1 示踪粒子添加系统 | 第73页 |
7.2.2 成像系统 | 第73页 |
7.2.3 分析显示系统 | 第73-74页 |
7.2.4 同步控制系统 | 第74-75页 |
7.3 应用PIV的水流流场测试实验 | 第75-78页 |
7.3.1 实验系统 | 第75页 |
7.3.2 实验方案及部分实验结果 | 第75-76页 |
7.3.4 实验结果说明 | 第76页 |
7.3.5 CFD仿真动画 | 第76-78页 |
第八章 结论 | 第78-79页 |
参考文献 | 第79-82页 |
攻读学位期间主要的研究成果 | 第82-83页 |
致谢 | 第8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