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建筑科学论文--建筑基础科学论文--建筑物理学论文--建筑热工学论文--建筑热工理论论文--建筑热工计算论文

影响成都地区住宅建筑能耗的相关因素分析

摘要第6-7页
Abstract第7-8页
第一章 绪论第12-19页
    1.1 建筑节能概述第12页
    1.2 国内外建筑节能发展现状第12-17页
        1.2.1 国外建筑节能发展现状第12-14页
        1.2.2 国内建筑节能发展现状第14-17页
    1.3 研究目的和研究内容第17-19页
        1.3.1 研究目的第17-18页
        1.3.2 研究内容第18-19页
第二章 住宅建筑设计中节能相关因素第19-26页
    2.1 建筑窗墙比第19-20页
    2.2 建筑朝向第20页
    2.3 建筑围护结构第20-22页
    2.4 建筑新风第22-24页
    2.5 建筑遮阳第24页
    2.6 空调设备能效比第24-25页
    2.7 本章小结第25-26页
第三章 成都地区典型住宅建筑能耗模拟第26-36页
    3.1 建筑能耗分析方法第26-27页
        3.1.1 建筑能耗软件模拟计算第26页
        3.1.2 建筑能耗现场检测方法第26-27页
    3.2 建筑能耗模拟计算第27-30页
        3.2.1 软件介绍第27页
        3.2.2 气象条件第27-28页
        3.2.3 围护结构热工参数第28-29页
        3.2.4 建筑模型设置第29-30页
    3.3 评价指标第30-31页
    3.4 可靠性验证第31-35页
    3.5 本章小结第35-36页
第四章 不同设计参数下住宅建筑能耗分析第36-65页
    4.1 窗墙比对住宅建筑能耗的影响第36-41页
        4.1.1 窗墙比与住宅建筑空调能耗的关系第37页
        4.1.2 窗墙比与住宅建筑采暖能耗的关系第37-38页
        4.1.3 窗墙比与住宅建筑全年能耗的关系第38-41页
    4.2 朝向对住宅建筑能耗的影响第41-44页
        4.2.1 朝向与住宅建筑空调能耗的关系第41-42页
        4.2.2 朝向与住宅建筑采暖能耗的关系第42-43页
        4.2.3 朝向与住宅建筑全年能耗的关系第43-44页
    4.3 朝向及窗墙比对住宅建筑能耗的影响第44-48页
        4.3.1 朝向及窗墙比对住宅建筑空调能耗的影响第45-46页
        4.3.2 朝向及窗墙比对住宅建筑采暖能耗的影响第46-47页
        4.3.3 朝向及窗墙比对住宅建筑全年能耗的影响第47-48页
    4.4 外墙对住宅建筑能耗的影响第48-51页
        4.4.1 外墙保温层厚度对住宅建筑能耗的影响第48-50页
        4.4.2 空调控制温度及保温层厚度对建筑空调能耗的影响第50-51页
    4.5 外窗类型对住宅建筑能耗的影响第51-57页
        4.5.1 外窗类型对建筑能耗的影响第52-54页
        4.5.2 双层玻璃空气层厚度对建筑能耗的影响第54-57页
    4.6 建筑外遮阳对住宅建筑能耗的影响第57-59页
    4.7 新风量对住宅建筑能耗的影响第59-63页
        4.7.1 新风对建筑室内热环境影响第59-60页
        4.7.2 新风对建筑能耗的影响第60-63页
    4.8 本章小结第63-65页
第五章 成都地区住宅建筑相关因素节能分析第65-80页
    5.1 正交试验设计第65-66页
        5.1.1 正交试验设计原理第65-66页
        5.1.2 正交试验设计的基本方法第66页
    5.2 成都地区住宅建筑能耗主要影响因素分析第66-71页
        5.2.1 正交试验方案设计第66-69页
        5.2.2 正交试验结果与分析第69-71页
    5.3 成都地区住宅建筑能耗指标预测模型第71-73页
        5.3.1 自变量选取第71页
        5.3.2 变量筛选第71-72页
        5.3.3 模型系数与检验第72-73页
        5.3.4 模型确定第73页
    5.4 成都地区住宅建筑节能65%研究第73-76页
        5.4.1 对比方案设计第73-74页
        5.4.2 建筑节能率分析第74-76页
        5.4.3 成都住宅建筑节能65%的技术建议第76页
    5.5 成都地区外窗节能改造分析第76-78页
    5.6 本章小结第78-80页
结论与展望第80-82页
    主要结论第80页
    后续研究工作展望第80-82页
致谢第82-83页
参考文献第83-87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科研成果第87页

论文共8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烟气SCR脱硝反应装置仿真模拟及PIV试验研究
下一篇:矿产资源生态补偿法律制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