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1 引言 | 第8-12页 |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 第8-10页 |
1.2 国内研究综述 | 第10-11页 |
1.3 本文的主要工作 | 第11-12页 |
2 静力法 | 第12-17页 |
2.1 概念 | 第12-13页 |
2.2 静力法计算网架结构的地震作用 | 第13-16页 |
2.2.1 工程概况信息 | 第13页 |
2.2.2 结构参数 | 第13-14页 |
2.2.3 材料参数 | 第14页 |
2.2.4 屋面做法及荷载值 | 第14页 |
2.2.5 基本假定 | 第14页 |
2.2.6 静力法计算大跨度网格结构的地震作用 | 第14-16页 |
2.2.7 采用静力法计算大跨度网格结构的结论 | 第16页 |
2.3 本章小结 | 第16-17页 |
3 反应谱法 | 第17-36页 |
3.1 单自由度体系的地震反应 | 第17-20页 |
3.1.1 建立运动方程 | 第17-18页 |
3.1.2 解答运动方程 | 第18-20页 |
3.2 单质点弹性体系的地震作用计算 | 第20-23页 |
3.2.1 水平地震作用的计算 | 第20-21页 |
3.2.2 竖向地震作用的计算 | 第21-23页 |
3.3 多质点弹性体系的地震作用计算 | 第23-26页 |
3.3.1 多自由度体系的振动方程 | 第23-26页 |
3.4 反应谱法计算地震作用 | 第26-28页 |
3.4.1 反应谱法概述 | 第26页 |
3.4.2 反应谱法计算公式的推导 | 第26-27页 |
3.4.3 反应谱法计算多自由度体系的步骤 | 第27-28页 |
3.5 反应谱法计算网架结构的地震作用 | 第28-35页 |
3.5.1 荷载的计算 | 第30-31页 |
3.5.2. 通过SAP2000进行反应谱法的分析计算 | 第31页 |
3.5.3. 大跨度网格结构的自振周期、质量参与系数与振型图 | 第31-35页 |
3.5.4. 大跨度网格结构反应谱分析结论 | 第35页 |
3.6 本章小结 | 第35-36页 |
4 时程分析法 | 第36-50页 |
4.1 概述 | 第36-38页 |
4.1.1. 时程分析法的概念以及适用范围 | 第36页 |
4.1.2. 地震动及其影响因素 | 第36-38页 |
4.2 时程分析法的计算 | 第38-40页 |
4.2.1. 时程分析法的计算步骤 | 第38页 |
4.2.2. 时程分析法的计算公式 | 第38页 |
4.2.3. 时程分析法地震反应方程的求解 | 第38-40页 |
4.3 时程分析法计算大跨度网格结构的地震作用 | 第40-49页 |
4.3.1 地震波的选取 | 第40-41页 |
4.3.2 地震波的调整 | 第41-42页 |
4.3.3 大跨度网格结构地震波的确定 | 第42-45页 |
4.3.4 大跨度网格结构时程分析结果输出 | 第45-48页 |
4.3.5 大跨度网格结构时程分析结论 | 第48-49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49-50页 |
5 不同地震作用计算方法的对比 | 第50-52页 |
6 结论和展望 | 第52-53页 |
6.1 本文结论 | 第52页 |
6.2 展望 | 第52-53页 |
参考文献 | 第53-55页 |
作者简历 | 第55-56页 |
致谢 | 第56-5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