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第一章 引言 | 第8-17页 |
1.1 问题提出的背景 | 第8-9页 |
1.2 三角形内角和相关课例研究综述 | 第9-14页 |
1.2.1 度量实验法验证三角形内角和定理教学设计 | 第9-10页 |
1.2.2 折叠实验法验证三角形内角和定理教学设计 | 第10-11页 |
1.2.3 拼剪实验法验证三角形内角和定理教学设计 | 第11-12页 |
1.2.4 综合实验法验证三角形内角和定理教学设计 | 第12-14页 |
1.3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第14-15页 |
1.3.1 研究的目的 | 第14页 |
1.3.2 研究的意义 | 第14-15页 |
1.4 研究的内容 | 第15-16页 |
1.5 研究方法 | 第16-17页 |
1.5.1 文献资料法 | 第16页 |
1.5.2 课堂观察法 | 第16页 |
1.5.3 行动研究法 | 第16-17页 |
第二章“同课复构”三角形内角和定理教学设计的理论探讨 | 第17-25页 |
2.1 相关概念的界定 | 第17-20页 |
2.1.1 同课复构概念的界定 | 第17-19页 |
2.1.2 同课复构的理论依据 | 第19-20页 |
2.2 同课复构的意义和价值 | 第20-22页 |
2.2.1 同课复构的意义 | 第20-21页 |
2.2.2 同课复构的价值 | 第21-22页 |
2.3 三角形内角和定理教学设计同课复构的基本过程 | 第22-25页 |
第三章 三角形内角和定理教学设计的复构研究 | 第25-33页 |
3.1 三角形内角和定理的原始教学设计展示 | 第25-26页 |
3.2 三角形内角和定理教学设计的第一次复构 | 第26-29页 |
3.2.1 出具实物,提示学生回忆 | 第26页 |
3.2.2 课例讨论 | 第26-29页 |
3.3 三角形内角和定理教学设计的第二次复构 | 第29-31页 |
3.3.1 出具实物,提示学生回忆 | 第29页 |
3.3.2 课例讨论 | 第29-31页 |
3.4 课例复构试验小结 | 第31-33页 |
第四章 结论与展望 | 第33-35页 |
4.1 主要结论与研究不足 | 第33-34页 |
4.2 研究展望 | 第34-35页 |
参考文献 | 第35-38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获奖或发表论文 | 第38-39页 |
致谢 | 第3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