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7页 |
Abstract | 第7-9页 |
1 导论 | 第10-22页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第10-12页 |
1.1.1 研究背景 | 第10-11页 |
1.1.2 研究意义 | 第11-12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2-16页 |
1.2.1 双层股权结构相关研究 | 第12-14页 |
1.2.2 公司治理相关研究 | 第14页 |
1.2.3 股权结构治理效应相关研究 | 第14-16页 |
1.2.4 文献述评 | 第16页 |
1.3 研究内容及方法 | 第16-19页 |
1.3.1 研究内容 | 第16-18页 |
1.3.2 研究方法 | 第18-19页 |
1.4 研究的创新与不足 | 第19-22页 |
1.4.1 研究的创新 | 第19-20页 |
1.4.2 研究的不足 | 第20-22页 |
2 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 第22-28页 |
2.1 概念界定 | 第22-23页 |
2.1.1 双层股权结构的相关概念 | 第22页 |
2.1.2 公司治理的相关概念 | 第22-23页 |
2.2 理论基础 | 第23-28页 |
2.2.1 双层股权结构的理论基础 | 第23-25页 |
2.2.2 公司治理的理论基础 | 第25-28页 |
3 小米公司概况及双层股权结构介绍 | 第28-44页 |
3.1 小米公司概况 | 第28-32页 |
3.1.1 小米公司简介 | 第28-31页 |
3.1.2 小米公司的发展历程 | 第31-32页 |
3.2 小米融资历程 | 第32-38页 |
3.2.1 上市前的融资历程 | 第33-36页 |
3.2.2 上市后的融资结果 | 第36-38页 |
3.3 创始人控制权的实现方式 | 第38-40页 |
3.2.1 AB股架构 | 第39-40页 |
3.2.2 委托投票权 | 第40页 |
3.4 小米双层股权结构介绍 | 第40-44页 |
3.4.1 小米双层股权结构的具体构架 | 第40-42页 |
3.4.2 小米双层股权结构的实施结果 | 第42-44页 |
4 小米公司双层股权结构的案例分析 | 第44-66页 |
4.1 小米采用双层股权结构的动因分析 | 第44-48页 |
4.1.1 小米创始人坚持双层股权结构的动因分析 | 第44-47页 |
4.1.2 集团主要外部股东接受双层股权结构的动因分析 | 第47-48页 |
4.2 小米应用双层股权结构的治理效果分析 | 第48-64页 |
4.2.1 代理成本分析 | 第49-51页 |
4.2.2 公司业绩分析 | 第51-58页 |
4.2.3 市场表现分析 | 第58-64页 |
4.3 小米双层股权结构实施中的风险分析 | 第64-66页 |
4.3.1 中小股东利益可能受损 | 第64页 |
4.3.2 关联交易的风险加大 | 第64-65页 |
4.3.3 管理层内部信息透明度较差 | 第65-66页 |
5 研究结论与启示 | 第66-72页 |
5.1 研究结论 | 第66-67页 |
5.2 建议与启示 | 第67-71页 |
5.2.1 对小米公司双层股权制度的优化建议 | 第67-68页 |
5.2.2 对科技创新型企业的启示 | 第68-69页 |
5.2.3 对监管部门的建议 | 第69-71页 |
5.3 研究展望 | 第71-72页 |
参考文献 | 第72-76页 |
致谢 | 第76页 |